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龟技术 > 龟病防治

鳖红白底板病的环境控制和中草药防治




    3、掌握好出池前后的气候环境

    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红白底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出池后应有连续6天以上的晴好天气,水温在25℃基础上有上升的趋势,这样出池后,鳖就能较快地适应室外的环境进入正常晒背觅食活动。由于能吃食,相应也好从口服的途径投喂些防病药物,否则,就不能出温室移养。

    4、外购鳖种应做好隔离暂养和鳖体消毒工作

    由于一些地方发生红白底病是因新购的外地鳖种与本地鳖混养后诱发的,所以除了要注意外运季节的天气状况和装运方法,还应把运到的外地鳖先隔离暂养一段时间,等完全适应和正常觅食后再行分养,同时在隔离放养和分养时要做好鳖体的消毒工作,以免外地病源传入本地诱发该病。

    5、调控好室内环境和投饲方法

    为了使鳖能平稳过渡室外环境,出温室前一个月应做好室内环境的调控工作,如逐步降温与饲料转口等。降温不单纯是停止加温,而应在睛好无雨时逐步打开窗户或塑棚膜,调控到移出温室时室内的室温与室外气温同步,而投饲也应放在白天,饲料品质也应在室内逐步从幼鳖料转为成鳖料。

    6、加强出池后的投喂和药防

    鳖经过环境变换,多少会有些应激和体表损伤,所以除做好鳖体消毒外,出温室后应加强投喂,投喂方法原来在温室里是水下投喂的,到室外头几天也应在水下投喂,并逐步引到水上食台投喂,如温室水上投喂的,可采用食台斜放法半水下半水上投喂,逐渐引到水上食台吃食。在加强投喂的同时,饲料中还应添加些果寡糖和维生素C连 喂6天,当吃食完全正常后应投喂些促进消化吸收和解毒杀菌的中草药,通常为干饲料量的2%煎汁拌入饲料中每月10天投喂防病。

    配方为:甘草20%、大黄15%、板兰根15%、金银花15%、田三七10%、白术15%、马齿苋10%。

    四、红白底板病发生后的控制与治疗

    由于红白底板病的发生呈暴发性,发展很快。所以控制和治疗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一定的措施。

    1、控制

    在室外,一是发病数日,食量已减一半以上,或根本不吃食,而气候条件又无改善的趋向,持续低温阴雨的,应赶快清池把鳖捕出卖掉,以减少经济损失。清出后彻底消毒并补养些鱼类,因在这种情况下已较难用投喂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展。二是天气忽睛忽雨,水温不稳定,病初起还未形成暴发,鳖吃的食量还未减到一半以上,天气无稳定好转趋势的,如有采光温室,就应把鳖捕到温室中强化饲养,并在饲料中添加维C、复合维B和维K按产品说明剂量连续投喂6天,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无采光温室,发病是精养小水泥池,可采用池上搭简易塑膜棚来增温催食,效果也不错。三是疾病发生在室外较难捕捞的大泥塘里,且病情严重呈暴发型,并基本停食,而气候又无好转趋势的,则应采取“保”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每10天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池水消毒,并保持水质良好。切忌大换水,大泼药,大施生石灰的过激行为。同时每天两次巡塘及时捞出死鳖进行远距离深埋或化学处理。如天气略有好转,水温上升到26℃以上时就应采购些质好味鲜的海,淡水鱼或鲜猪肝切成适口的小块,在池中多点投喂诱食,直到完全好转时再投喂人工饲料。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地方当鳖发病严重后投喂高剂量的抗生素和化学药品,鳖不吃食的造成浪费,吃点食的反因药害更加快病鳖的死亡。因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对鳖的肝肾有损害的副作用。

    2、中药治疗

    当鳖开始吃食和活动后,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进行恢复性治疗。
    配方为:甘草20%、板兰根20%、黄芪15%、仙鹤草15%、七叶一枝花15%、肿节风15%。上方有既能抗病原生物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此外,近年来因入冬后加温不当造成温室甲鱼发生白底板病的病例也有不少,故应注意加温的方法和时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温室 饲料 病原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