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龟技术 > 龟病防治

中华鳖白底板症的诊治与病因探讨




    三、体会

    笔者诊治的三个典型病例均表现为鳖肠道溃疡,是典型的消化道并发症。病原首先在肠道形成溃疡进而侵入血液和其它器官组织,破坏红细胞和各种脏器,导致鳖免疫机能的丧失,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感染。因此引发鳖肠道溃疡的病原必是中华鳖白底板病的主要诱发病原。三个病例的治疗均表明A型杀虫药能快速有效消除鳖肠道的溃疡与穿孔现象,而该型杀虫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能选择杀灭人、畜体内的某些纤毛虫,但是否能就此推断鳖白底板病的原发病原是纤毛虫,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由于该病原可能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上不生长,因此众多学者通过细菌培养找不到该病原,从而也无从检测到它的存在。同时有迹象表明该病原可能具条件致病性,即正常情况下,它可能与其它菌群共生于鳖的肠道中而不致病,但如果出现应激反应、饲料品质下降、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鳖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该病原才表现出致病性。

    四、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1.预防 有迹象表明,造成鳖白底板症的原发病原可能是鳖肠道的长住者,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如出现应激,如分池、用药不当、饲料品质下降、池底有毒有害物太多、水质突变、菌群失调等原因,才转变为致病菌。因此,最佳的预防方法是在该病的多发季节,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不使用过期、变质饲料,并将投喂量控制在鳖饱食状态的七成左右。经常施用光合细菌、EM等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少用或不用药物。阶段性利用夜晚气温较低时,放干池水,将池底彻底冲洗干净。

    2.治疗 治疗时机掌握在鳖摄食出现异常时为佳。如错过该时机,鳖摄食出现下降或停食,此时应减料加药进行投喂,内服方案最好采用A型杀虫药与一种或两种抗生素进行联用,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一般情况下,如果池塘水质控制得好,单纯采用上述内服方法,3~5日便可收到良效。

    所谓疗效出现反复,指的是在用药后病症首先出现好转,但不彻底,随后死亡又快速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后期鳖白底板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有些业者往往认为前套治疗方案无效,其实不然:由于此时的鳖呈混合感染,其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病菌,如多种病毒、多种细菌、多种真菌存在,一套治疗措施实施后,由于对其敏感的病原被快速杀灭,鳖于是出现好转现象,但对该药方不敏感的病原此时却在加速繁殖,形成新的优势种群,于是死亡量又重新上升。因此一旦发现鳖死亡量降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反弹现象,此时应果断调整用药方案,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药物的调整原则非常关键与复杂,必须具备较深的药理与病理知识。

    笔者建议的治疗方案为:对于有条件的鳖场,如条件允许,应于晚上气温低时放干池水,彻底冲洗池底,捡除不能潜底的病死鳖,灌入干净池水,全池遍洒A型杀虫药5克/立方米与合适浓度的广谱抗生素。内服方案采用A型杀虫药与一种或两种抗生素进行联用,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每日投喂两次。三日后如疗效反复,则外用B型杀虫药3克/立方米,全池遍洒;内服药则采用B型杀虫药2克十适量抗真菌药物治疗。总之,中华鳖白底板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发现及时,用药合理,死亡量完全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饲料 细菌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