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中国种业未来发展和竞争的思考


                                        方继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我国的种子产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作支撑,用现代工业装备的产业化系统工程。《种子法》的实施,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种业公司大举涌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跨行业金融资本进入并整合种子行业,可以预估我国种业未来的3~5年必然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竞争、分化和重组,种子战将取代农产品战。未来的中国种业谁主沉浮?笔者认为,一靠国家的宏观行业政策指导;二靠国内育种创新;三靠种业企业家的智慧和战法。

1 国家行业政策

 

    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明显效果,构造了中国种业新世纪发展的育种棗生产棗营销哑铃型发展框架。面对竞争、重组和发展新形势,亟待修订、制定国家种子行业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和法规。

 

    如重点扶持以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主的农作物育种单位,包括国家作物改良、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中心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广泛地扎实地开展作物育种创新工作。如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引导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大专院校和跨行业金融或工业资本,本着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的原则,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种业集团。

 

    如依据《种子法》规定和要求,修订有关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品种试验和审定等管理办法。强化转基因植物基础研究和管理。依据国家政策,重点投入并培育种业龙头企业。

 

    做好种子检验(如ISTA)、质量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型民营种子企业及育种机构,等。

 

 

 

2 未来种业的十大竞争及其对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生物技术 营销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