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竞争力透析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蔬菜种苗业无疑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的竞争是促进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动力,但关键是要有参与竞争的实力。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增强竞争力是蔬菜种子产业发展中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制约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整体技术储备不能满足蔬菜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巨大的蔬菜种子市场令世人瞩口。国际上些有名的蔬菜种苗集团已经依靠其技术、资源和资金优势开始将大白菜、萝卜、黄瓜等优良品种打入我国。其他种苗公司也纷至沓来,挤占我国的蔬菜种子市场。而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技术储备显然不足,难于满足蔬菜业发展的需要。
    2 我国蔬菜种子企业普遍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主要表现①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高度分散,经济实力弱。②企业的管理水平低。③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尚末走出分散、无序的发展阶段。《种子法》和其他相关管理法规虽然已陆续发布实施,但执法力度弱,对解决普遍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相关基础研究薄弱,制约应用技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蔬菜种质资源、蔬菜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和蔬菜遗传以及其它相关的基础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列入系统的研究发展规划之中,在研究的系统性、研究水平以及对提升应用技术的能力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尽管我国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普及率很高,进入市场的品种数量也很多,但是品种性状雷同,遗传相似系数日益增高,以及优良育种材料愈益难求的问题比较突出。基础研究薄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增强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力
    1 加强相关基础研究,提升应用技术,增强技术优势:根据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现状和种子产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几方面的研究工作:①蔬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在充分挖掘我国品种资源的同时,注重国外资源的搜集、评价、利用,为蔬菜种子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②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我国在蔬菜单倍体育种的研究方而起步较早,但是在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的成功实例不多。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体细胞变异选育方面的研究未系统开展。白菜、萝卜等重要蔬菜虽然原产我国,但对主要经济性状方面的遗传研究却十分薄弱。③重要经济性状评价、鉴定技术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的主要科研、教学单位先后建立起了主要蔬菜抗病性鉴定的技术体系,推动了抗病育种的发展。然而,在蔬菜抗逆性和营养品质的评价、鉴定技术的研究方面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保护地专用品种、反季节栽培品种和高品质品种的选育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④基因工程在创造、改良新种质方面的应用。对于基因工程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争议较大,既涉及到科学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宗教等方面的问题。然而绝大多数人对21世纪是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农业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等概念已经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刻也末放松基因工程的研究。如果我们过于淡化或放弃这方面的研究,等到发达国家基本上解决了基因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并从总体上进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阶段的时候,落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
    优良品种是蔬菜种子产业的核心技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技术成果提升育种水平,实现跨越发展,从而选育出高水平、有特色的优良品种,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竟争能力。
    2 扶强助优,强强联合,提升蔬菜种子产业化水平:高度分散、小规模经营是当前我国蔬菜种子业的基本状况。然而,一些依托于科研单位的种苗企业,依靠其技术优势,正在稳步发展,向中等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转变。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以上市公司为背景的经济实力较强的种苗企业,如果能走上现代企业的发展轨道,也是蔬菜种子业的中坚力量。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也许是我国蔬菜种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体制、地方保护以及利益重新分配等系列深层次的问题的解决需时较长,“联合”也许是个由“松散联邦”到“紧密结合”内经济实体的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长官意识、过多的行政干预虽然会产生“拔苗助长”的负面效应,然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以及必要的财政支持将是加快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品种 种苗 基因工程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