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2005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评述




四、    劣种子不多,假冒品种不少

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市场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激烈,种子商品步人微利时代。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有些单位和个人出于利益的驱动,大胆下水,制假贩假。尽管高风险但也有高盈利。相对于拥有品种开发权人,制造假种省略了很多昂贵的费用和成本,包括品种所有权益、品种经营权益、品种推广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种子质量监测费用等。尤其是真种子与假种子的生产成本差异较大,一般在3~5倍,即使是具有与真种子相似质量或外形相似度极高的假种子,其入市成本也显著低于经过正规程序生产的种子。这些侵权假冒品种的种子质量不错,从生产上说一般都不能认为是伪、劣、杂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种子法》规定中间商或经销店只能营销已经分装的种子。从大公司批发来的种子,包装标准,印刷精美,还标出品种、品牌、商标以及公司名称、地点和电话,以及标签或信用卡,农民也不会去购买散装种子而负后顾之忧。所以伪劣杂种子进入市场也没有销路。

作者在某省考察时曾询问农业执法队人员,在市场查出了多少违规种子?答曰:15%~20%;但在经销店里,经理直言相告,违规种子在60%~70%。这类种子包括未审定品种、未认定品种、越区品种和私繁冒牌品种。为什么不担心查出来呢?经销商答曰:执法人员来查之前,早有“线人”通报,暂时收藏起来,等检查过后再拿出来卖。因为这类品种价格高、返利多,经销商愿意卖,农民愿意买,何乐而不为呢。

业界人士把今天种子市场形势形容为:盗窃式育种、压宝式生产、蒙骗式营销。种子市场很大程度上属于无序竞争,盲目生产,供销失衡,行政部门失去调控驾驭能力。只有在市场管理逐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种子企业发展壮大之后,种子市场竞争才可能从浅层次产品和价格打拼逐步实现科学育种、依法制种、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新局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营销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