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中国收获杯”2014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


1.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的原则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成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提出坚持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明确了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并且提出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文件明确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2.全国人大农委、农业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十周年,法律的实施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农委和农业部在京召开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宝文、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出席并讲话。《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农业机械化的法律,这部法律在规范、引导和促进农机化发展方面作用巨大,开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法律和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经过10年发展,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较10年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增幅相当于法律实施前35年的总和,为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作出了重要贡献。

 

3.2014年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连续11年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这其中,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为粮食“十一连增”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预计达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作为薄弱环节的玉米机收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56%和38%,比上年分别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以上。

 

4.国务院提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农业部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开展的农机金融租赁试点项目落地新疆和广西

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是对补贴政策的有益补充。由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开展的农机金融租赁试点项目先后在新疆和广西落地,购买农机首付30%,余款利息可享补贴,标志着我国农业金融租赁业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也为破解农民购买大型农业设备缺资金、贷款难探索出一条新路。2014年,江苏、宁夏、北京等省区市纷纷试点农机金融租赁,农民购机难实现破题。

 

5.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第十八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树君成为担任CIGR继任主席的首位中国人

9月16日—19日,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第十八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CIGR是全球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国际学术机构,每四年一届的CIGR世界大会是CIGR组织最高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界的“奥林匹克”。本届大会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为主题,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第一次登陆中国,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来自全球51个国家的近2000名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的先进科研成果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教授当选为CIGR继任主席,成为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粮食 整地 农业现代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