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艰难的起步(上)


此外,同期黑龙江绥滨某农业公司购入拖拉机2台。张忠义兄弟投资15万元创办的泰来“泰东公司” 又购入一台拖拉机和其他一些大型农具。

可见,从民国到共和国,黑龙江省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发展农业机械的“排头兵”。

(三)日本向中国东北殖民垦荒,带来一批农业机械和农具。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即开始向东北移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统治阶级为巩固东北占领区的统治,使东北完全殖民地化,向东北大量移民。1935年12月,日本指使伪满政权成立满洲拓殖会社,专门作为移民的机构。1936年3月伪满成立地籍整理局,着手通过所谓地籍整理来掠夺土地,以便安置日籍移民。在1932年-1937年间,日本曾先后五次向东北进行武装移民,1936年移入东北的日本人已达71万余人,朝鲜人85万多人。日本殖民者还组织各种会社,垄断土地,侵占中国农民的利益。当时最大且作为对华农业侵略之中心的,是恶名昭彰的满铁株式会社,在其所经过1108公里沿线内,均被指为附属地,中国人完全丧失主权。

在20世纪前45年中,日本从日俄战争起就建立了在我国东北的霸权地位,开始渗透经营东北,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完全统治东北15年。日本既有移民垦殖的现实需求,又有远较中国先进的农业机械,因此,日本侵占东北期间,也将许多农业机械带入了东北地区。

关于这方面的早期报道,有1913年7月《农林公报》“南满洲水稻状况”的记载:“(奉天)打虎山之水田,在京奉铁路打虎山驿西南12里,纯系吾国(日本)人经营,以资金四万元设立水田公司。前清宣统二年四月着手开垦,是年耕耘百二十天地,翌年增垦数达二百天地,至去年(1912年)遂成七百天地之稻田。稻种属于朝鲜种……,除草之苦力人,多半为附近农民之子女,其工资一人日给小洋一角四分至二角,使役苦力最多时,约有七百余名。收获量每一天地可得谷14.5石。现今当地农场有5马力石油发动精米机一座,每一日之精米额,约在24.5石内外;其中七分输出于锦州及营口,三分运诸新民府或奉天。精米之价目普通为36.7元。该处农场兼备亚米利加(注—美立坚)式犁八座,俄国犁—座。”

1919年5月《农商公报》“满蒙之农业”一文记载:“满洲之水田,自耕作后,仅二年乃至五、六年,故其历史甚新。至其经营方法,皆大农式,如灌溉应用动力,可以自由调节自然之水利也。在津久井农场(系家套),原口农场(公大堡子)、西富农场(陈家荒)等,使用石油发动机;若神原农场(北陵前),为瓦斯发动机:其他吾国人及朝鲜人,有用人力蹈捣,与马力水车者。总之,其规模皆大。

1915年9月《上海时报》“东三省荒务概况”记载:“(东三省荒地)以机械力垦辟者,须先备汽犁一具,见功颇速。惟汽犁非大资本不办。(一汽机可拖犁七、八架至十余架,每犁每日可垦地一晌余,价值约一万余元)亦有汽犁公司代人垦辟者,每方给以若干代价。”

杜郁哉同志是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的老领导,毕生从事农机化事业。他在回忆录《农机工作47年回顾》一书中回忆,他于1944年冬考入伪奉天(沈阳)农业大学,是第10期学生。该校占地面积很大,有4000亩旱田实习地,1个日本人开着拖拉机不到10天就完成春耕地、耙地、播种和中耕除草,全部机械化作业。

(四)抗战胜利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开始向中国捐助拖拉机。提供制造农具和农业机械的相关装备并帮助建立工厂。

1944年1月,国民党政府农林部与中国农民银行共同设立了中国农业机械公司,这家公司不以牟利为目的,却于1947年代表政府,向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申请补助翻砂机及钳床等机器,并且获得了批准。“此等机器并已运华装置。该公司且已改组,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及私人经营之兴中机械公司共同参加投资。所有机器价值已达五百万元美金,材料价值约值二百万元美金之谱,该公司为谋大规模制造农具,规定在中心地点设一总厂,各省设18分厂,全国各地设小铁工厂三千处以利实施。基于改良农具需要之迫切,农林部与中国农民银行或本团所提议改组之国家农业银行,对于农具制造厂所需之资金及技术人才,应尽量予以必要之协助。”

对此,东北解放区出版的《东北日报》刊文揭露说“联总(联合救济总署)在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伪装下,展开了控制中国农业生产的工作。联总在蒋管区各地广设农垦机械装修厂、农具工厂,农村小型工厂,机械化学肥料厂,严密控讷蒋管区农村工业,并大量训练蒋政府农业技术人员,使其为美国农业侵华计划服务。联总利用这些办法,顺利地在蒋管区布置了农业侵略基地网。据悉:除上海复兴建设公司有一规模庞大之农垦机械装修总厂外,另有18个分厂和3个铁厂,分布蒋管区各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拖拉机 农业生产 耕地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