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印象宁波(图)


夏明 王磊 范蓉 邵滢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宁波留给人们太深的印象。而记者于6月11-13日在宁波行走数日之后的印象却是,在农机化领域、尤其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创新和进取也丝毫不逊色。

截至2010年4月,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86个,较2008年增长158%;2009年,农机“五统一”(统一育秧、统一耕作、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作业面积25.26万亩,比2008年增加50%;2010年全市早稻生产共投入各类插秧机1513台,机插面积15.07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59.4%和77.3%;预计今年水稻机插水平有望达到3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望突破80%。这其中,86%左右的机插作业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

这是一个孕育着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一个可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我们希望以采访中记录下的各种场景和故事,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宁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画面,印下一系列清晰的影像。

亲自耕田的理事长

一大片绿油油的早稻长势正旺,偶尔穿插其间的是一些四季豆、草霉等经济作物。远处,几台拖拉机正在来回奔忙。“那就是他们了。”同行的奉化农机管理总站副站长邬纪庆告诉记者,看起来他们非常熟悉,“他这是在给另一个种粮大户耕地。”

他叫周建平,奉化市国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原来也是个种粮大户,2005年牵头组建了合作社。

“不好意思,让你们找到这里来。”远远地,身着一身洋马工作服的周建平一脸憨厚,走下拖拉机后忙向记者一行表示歉意,丝毫看不出他是个理事长。记者注意到,拖拉机前面挂着“国发农机”标牌。“马上要插中稻,这几天找干活的人太多了,实在忙不过来。新来的大学生技术还不够熟练,让他们在家里多做些调度和管理工作。这不,我也来给人耕田。”

接受他服务的是本村的一个种粮大户,虽然没有加入国发合作社,但将自己200多亩田的作业完全交给国发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他们干得好,机器好、质量也好,全程服务,又省事,又省钱,还省心。”指着即将栽插中稻的土地,潘金龙兴奋地告诉记者。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国发合作社已拥有社员50人、固定资产432万元,从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含烘干)服务,年服务能力在5万亩以上。“包括周围这片1000多亩田,全是国发给作业的。”邬纪庆指着周围绿油油的早稻说,“这是我们这非常有名的一家龙头企业的田。甚至包括获联合国‘地球生态500佳’的滕头村园林公司的田,都是国发给服务的。”

“我们赶上好时候了,国家政策好,干农机、种田都能挣钱。”周建平表示。这个合作社的社员去年最低收入超过10万元,最多的达到45万元。“我们已经搞了一块地,9亩,准备把合作社从现在的地方搬过去,重新规划一下,建立起机库、集中育秧中心,老地方搞烘干中心、洋马插秧机配件中心和维修中心。这不,一会就有银行来考察,我们得贷点款。”

当记者对他的烘干中心表示出一定兴趣后,他告诉记者:“烘干是个大问题。”去年早稻收获时,宁波地区曾经连续20几天阴雨。“国发的3台烘干机根本不够用,好多谷子霉了,心疼啊。烘干中心起来后,还得再买几台烘干机。这样,以后种早稻的人还会多一些。”

除购买机具享受高额补贴外,合作社进行场库及服务用房等基本建设、新成立的合作社作业达到一定规模、实行“五统一”作业、引进大学生等情况,宁波市及各县(市)区均有补贴,包括水电等也享受一定的优惠。“确实,现在种田确实很快活。”被邬纪庆戏称为“新生代地主”的周建平表示。今年,奉化市的早稻面积达到2.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5000亩(全部实现机插),机插率达到78%,比去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邬纪庆告诉记者,2006年,奉化刚刚开始推广机插,2009年机插率已接近40%,“基本上是由合作社完成的”。

一个育秧中心样板

远远地就可以见到它——一座现代化的温室——几乎成了周围的地标。走进温室,里面雾气朦胧,控制中心正在自动喷雾加湿,绿毯一样的秧苗整齐划一,生机盎然。这就是位于象山县贤庠镇的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这是一条采用玻璃钢化大棚智能温控自动化育秧流水线。

在与今春15年不遇的罕见“倒春寒”的斗争中,它发挥了重要作用。“倒春寒”期间,正是早稻育秧的关键时节。受此影响,象山县部分育秧点出现了烂种烂秧、秧苗发黄、生长减缓等现象,机插秧苗紧缺,后期补育的秧苗又不到机插秧龄,部分种粮户遭遇“无米之炊”的尴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贤庠镇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2100平方米大棚内秧苗嫩绿如茵,生机盎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早稻 粮食 土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