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铁牛”撒欢儿农民笑


:李国臣 南丁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值达到36.7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43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万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个,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9%。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均创历史新高,农牧业机械化成为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助推器。

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项目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以节本增效、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标志的农牧业机械化生产方式,逐步加速替代传统生产方式。全市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到11.8万台,牧业机械达到3.1万台。机耕面积1294万亩,机播面积1171万亩,机收面积242万亩。特别是影响到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有效突破,水稻、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的机插、机播、机收面积逐年扩大,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

全市共落实国家、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021万元,其中自治区专项补贴资金1320万元。自治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牧民购置牧业机械、农牧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与中央专项资金累加补贴,累加补贴比例达到50%。享受购机补贴的农牧民由2005年的113户增加到2010年的10615户。5年来,全市共补贴农牧户、农牧场职工、农机合作组织28020户,补贴农机具58315台,机具购置总金额达到73607万元。

全市有10个旗县区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12个旗县区分别承担自治区保护性耕作推广项目和试验项目。喀喇沁旗、克什克腾旗作为第一批旗县,开始实施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已在全市12个旗县区全面展开。全市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达到19214台,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236万亩。

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由“十五”期末的12.2万个增长到14.63万个。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发展较快,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中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达到56个,农机大户中拥有固定资产20-50万元的达到607个,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达到37个。乡村经营农机人员达到17.0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

“十一五”期间,赤峰市开始建设机械化示范园区,已建成示范园区39个,机械化示范基地规模达到19.5万亩,辐射带动作业面积39万亩。机械化示范园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规模经营,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灌溉自动化、作业标准化、经营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抗风险能力。目前,全市农机户年经营农机服务总收入达到13.1亿元,纯收入达到4.2亿元,享受到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农牧民实现增收节支6亿元,通过机械化作业解放劳动力80万人以上,这些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获得收入40亿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专项资金 农机具 拖拉机 耕作机具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