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谭铁安

近年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强力拉动,我国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热情不断高涨,农机科技成果不断创新转化运用,农机工业企业扩大生产,农机销售与流通十分活跃,农机市场繁荣,农机的农业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不断释放,农机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作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直接面对农民群众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则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农机事业发展步伐。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1.技术缺失。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机构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和现代农机装备技术缺失。经济发达地区,“务农”的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更少,从事农机推广服务是“非主流”职业;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从事农机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很少,有的地方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中专毕业生或者工农兵大学生作为农机技术骨干力量,这些同志年龄偏大,技术和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也已经不适用当前的现代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而乡镇一级的农机技术推广,无论是机构、人员还是技术、力量等都是非常有限的。

2.资源匮乏。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几乎没有什么资源。设备资源进入了市场,技术资源留在了院所,基地就是广袤的农村。连人力资源都是非专业、流动性强、岗位变换频繁的机关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人员还一职多岗。造成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没人干,也干不了,干不好。

3.形式落后。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形式目前有三种。其一、基层农机管理机关象征性、任务式的一年两至三次农机技术操作表演;其二、上级农机农业管理机关的科技下乡秀;其三、农机经销商的横幅广告。至于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层面的农机推广,那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游戏,刊物到农民手中,已经是古籍了,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

4.基础薄弱。由于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缺少、技术缺乏、资源缺失,没有阵地、没有投入、没有激情,所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基础非常薄弱,既谈不上什么承载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必须提高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目前,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没有深刻的认识,存在着重机具存量,轻技术推广;重机具管理,轻技术服务的观念,认为农机技术推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忽视了农机技术对农机事业发展的能动作用,淡化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的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把农机技术推广作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件大事来抓。

2.加大投入。应该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投入。要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阵地建设,解决能做事的问题;要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事业性投入,解决愿做事的问题;要加快对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解决好做事的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基础,创造条件,增加吸引了,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同时要着重培训和培育新型农机技术推广人才,使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更快的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用以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理顺体制。要理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制,县乡(镇)在现有农机管理机关的前提之下,应有名正言顺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机构应该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发挥其作用,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不能和农机公司、农机经销商混为一谈,农机公司和农机经销商不能替代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更不能使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市场化、功利化。

4.创新发展。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创新发展模式,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推广手段,发挥示范宣传作用;要创新推广模式,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教育等形式,推广高新技术及产品;要整合各种农机技术推广资源,用好用活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技术推广平台;要结合科研、示范、培训、推广等农机发展环节,全面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农民群众 农业生产 强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