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危机来袭 农机毕业生遇就业低谷 曲径通幽 长远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张桃英 范云兵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就业难”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对于农机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130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为农机化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随着农机工业的进一步振兴,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势必有所增长,毕业生的行情也有望水涨船高。但是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经济回暖尚待时日,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异常严峻。

双重因素交相作用,使得农机化专业毕业生前途难卜。眼下这个春天虽然很美,但是要彻底告别就业“寒冬”却并不容易。

差多了!

“和去年相比,差多了!”谈到农机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在大家都没有丧失信心。”

今年该校农机化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共有59人,目前去向明确的还不到30人。而在往年这个时候,80%以上的学生都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工作意向。

硕士研究生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青岛农大农机化专业的7个毕业生,目前只有3个明确了职业去向。与一两年前离校的师兄师姐相比,他们能够把握的机遇也大不如前。2007年,尚书旗的弟子李建东被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农业机械公司所录用,如今在单位已然成为挑大梁的人物。去年也有一位硕士研究生袁海波成功考入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而这样的“美差”,在今年变得愈发稀有。

求职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机化专业研二学生曹健最切实的感触就是“面试机会少了很多”。曹健所在的班级共有21名同学,目前已经找到工作的寥寥无几:“要是在过去的这个时候,工作应该都找得差不多了——今年明显差多了。”

又是差多了!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隐含着学生的压力,家长的焦虑以及整个就业形势所面临的困境。

压力从何而来?

压力从何而来?首先来自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本次经济风暴中受创最严重的莫过于实体经济。危机当前,企业纷纷采用裁员、减薪等方式以压缩成本,人员新增计划自然也是一减再减,毕业生的就业面大幅萎缩。

据尚书旗介绍,与去年相比,除了山东五征集团的招聘人数所有增加外(去年在青岛农大农机化专业招聘8名本科生,今年为10名),其他的用人单位普遍压缩了用人计划,有的干脆向求职者关上了大门。有一家企业,多年来一直与青岛农大保持着良好的用人合作关系,仅去年就录用了5名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今年,该企业一人未招。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一直被视为“铁饭碗”,对大学生颇具吸引力,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求职者的救命稻草。可是稻草数量有限,溺水的人却太多,竞争异常激烈。

“今年我院农机专业的人员已经饱和了,没有招聘新人的计划,只是能源方面有1-2个名额。”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勋告诉记者。另据了解,此前几年,虽然黑龙江农机院每年都要招聘十名左右农机专业应届毕业生,但是报名人数与招聘人数的比例往往高达20:1,竞争相当残酷。

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也使得众多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前几年我们没有招聘新人,今年由于空出了编制,省农机办同意我们今年招聘两个人。”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山东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机化管理、推广等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然而由于编制有限,农机化人员队伍很难扩充。“近两年我们都没有招聘农机化专业毕业生,今年也没有用人计划。这主要还是受到了编制的限制。”山东省农机办人事处处长刘娜说。

此外,部分学生自身存在着认识偏差,对地域、薪酬、职务等方面的要求过高。往届毕业生的频繁跳槽,也让用人单位心有余悸。

“我们去年招聘了30多个大学生,能力都还不错。”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焕民介绍说,在2008年招聘的30余名大学生中,有20名来自农机化专业,他们大都被分配在技术研发部门,在新技术的研发、新科技的推广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这些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还不错,但是很不稳定,没干多长时间就跳槽了。”张焕民告诉记者。农机制造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在深泽,工资也只有1000出头,当初招聘的农机专业大学生留下来的仅有一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机具购置补贴 持续增加 寒流 农业机械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