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及推进对策(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形势喜人。2004-2008年,玉米机播面积增加714万公顷,年均增加178.5万公顷;玉米机播水平提高16.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2个百分点,2008年玉米机播水平已达64.6%;玉米机收面积增加253万多公顷,2008年比2007年增量突破100万公顷,增加105.5万公顷;玉米机收水平提高8.1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提高3.4个百分点;玉米联合收获机增加4.15万台,2008年比2007年增加2.06万台,都创造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历史最高纪录,盛况空前。

2008年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51.8%,低于小麦86.5%,与水稻51.5%基本持平。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玉米、水稻主产区都在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弱点,全国总体上已闯过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越50%的大关,在向70%推进。但玉米机收仍然是三大作物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瓶颈”环节,是难度最大、最需要攻克的关键所在。为此,要采取积极的推进对策和新的举措,要抓好几个着力点。

一要把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纳入“十二·五”规划。这是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前,全国和各地正在启动或即将启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一定要抓紧抓好。“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期间各行各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战略要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小麦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就是指加快推进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国和主产省区“十二·五”规划都必须纳入此项内容。在规划中,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格局,提出促进发展、实现目标的主要政策措施。从粮食安全战略高度,所谓玉米主产省区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玉米面积数量。从全国而言,玉米主产省区指玉米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省区,全国有24个。这24个省、市、自治区的玉米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99.7%;二是玉米面积占粮食面积的比重。玉米主产省区指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在5%以上的省区。上述24个省、市、自治区中,23个都在5%以上,其中20%以上的有17个,30%以上有12个,40%以上有7个。

当然,在制定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和措施时,还要考虑已有的发展基础和技术经济条件。目前,按玉米生产机械化条件及发展状况,全国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黄淮海夏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和其他玉米产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包含的16个省、市、自治区,都在前述24个玉米主产区之列。这两个区域玉米面积约占全国82%,玉米产量约占全国85%,是当前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流地区。全国99%以上的玉米机播、机收和玉米联合收获机都集中在这两个区域。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先发展区。该区以约占全国1/3的玉米面积,拥有约占全国82%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每万公顷玉米面积已保有玉米联合收获机近39台,大大高于全国近16台的平均装备水平。该区玉米机播水平已达74%,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玉米机收面积约占全国机收面积的57%,玉米机收水平达18%,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尤其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已达3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连续两年创造了年提高9%以上的“山东速度”。

北方春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该区玉米面积约占全国49%,几乎占全国玉米的半壁江山。尤其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农业种植基本为一年一熟制,土地相对集中,地块较大,适合机械化作业。2008年玉米机播水平已达81%以上,为全国最高的地区,比我国平均玉米机播水平高16.6个百分点。但玉米机收水平才9.2%,还不到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玉米机播与机收水平相差很大,是我国玉米机收难度较大,也是要求最迫切,发展潜力很大的地区。近两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自身奋发努力下,发展已呈现出重大突破,有大幅上升的态势,是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最引人注目的新增长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相结合 粮食作物 农业机械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