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中国农机化导报记者陕甘地震灾区采访随笔


我们住在平时我去西安常住的饭店。以往都安排在高层,没想到这次饭店有意安排了一个低层,可能是考虑紧急情况撤离的方便吧。华灯初上,我们发现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原来市民们都尽量减少在家呆的时间,三三两两在外散步,有的在逛商店,有的在露天就餐。光着膀子的小年轻在大街上打打闹闹,老头老太在街边上拿着扇子在路边乘凉。看来余震的不断和高温,让西安处处表现出“燥热”的感觉。

省局决定4日一大早,让局办公室主管宣传的任晓军陪我们去灾情最重的宁强县。王爱军副局长、段主任非常关心我们的行程,除了给相关部门打电话安排采访行程外,特意给我们的车上安排了方便面、水和其他一些方便食品。

司机小梁说:“我们那栋楼,总共六层,晚上几乎没人在家住,都在外面住帐篷。我本来不怕,但是我妈妈非得让我上外面去住,我也没有帐篷,没办法,我就只好拿个席子在外面大街上睡了一晚。”小伙子虽然说得很平和,但是我们可以想象露天睡在大马路上的滋味,也能感到西安市民的紧张和不安。

 

之三

美丽而繁忙的生命线

 

西汉(西安到汉中)高速去年刚刚开通,也成为全国入川一条便捷的通道。这条高速路为全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这次抗震救灾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前从西安开车去汉中、四川,要么绕道到宝鸡,要么翻越秦岭,往往要一天多的时间,现在只要三个多小时就可以轻松到达。我们从西安出发上西汉高速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高高的秦岭,开始穿越一个又一个长长的隧道。

为了保证抗震救灾,西汉高速只允许客车和救灾的卡车通行。沿路我们看见,几乎所有的大卡车上都有振奋人心的标语,同时也标出了他们的身份。可以看出,全国各地如潮的爱心,正源源不断向灾区输送,大约有7成卡车装载的都是活动板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行驶在西汉高速上,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西汉高速与一般高速不相同的就是,所有道路要么是穿越在高高的大山上开凿的长长的隧道,要么就是通过在深深的峡谷中架起的高高的桥梁上。一路前行,我们不仅对这条生命之线的建设者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意。两边的崇山峻岭被茂密的森林覆盖,青山绿水,满目葱绿,再加上一辆辆疾驰的救灾车,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特别留意到,个别地方也有滑坡的现象,不知是否和这次地震有关,有一段还特别严重,车辆只能单边通行,所以很多车首尾相连,摆起了长龙,缓慢前行。我们在想,如果没有这条路入川,这些物资很可能要走原来的老路,由于车流量增加,很可出现拥堵现象,那么狭窄的路,要疏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所有的人,特别是灾区的同胞应该感谢这条生命线的建设者,是他们创造了奇迹,让天堑变成了通途,让救助变得如此快捷。

 

之四

宁强让我们震撼和感动

 

尽管在电视上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当我们真正到了宁强,才发现电视上看到的和实际感受的远远不一样。宁强地处川陕交界的地方,是入川的咽喉要道。虽然隶属陕西,但这里人的生活习惯和口音却和四川人很相近。城内的店面基本上都没有开,只有少量的食品店开着,而店主人也是站在外面等客户上门。县农机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城里的所有居民晚上只能住帐篷,不能住家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晚上派人巡逻,如果发现有居民房间亮灯,就要去强行把他们叫出来。宁强四周基本上也都是山,所以在县城里,路边和空旷地带能搭建帐篷的全部都利用上了。

由于道路不畅,我们不能去灾情最重的青木川镇采访,县农机部门的同志安排我们去阳平关镇。阳平关镇是宝成铁路和安阳铁路交汇的地方,嘉陵江穿城而过,是陕、川、甘三省交界的重镇。通过镇上的漂亮建筑和密集的商铺,我们就可以想象阳平关镇在地震前是何等的繁华。如今人去楼空,个别开业的店铺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副镇长是个只有28岁的年轻人,他的自信和乐观极大地感染了我们。我们在院内看到了一个用彩条布搭建的帐篷,晚上全镇的干部职工和部份家属,都住在这个大家庭内。我们试着进去坐了一会,闷热难当,浑身不住地冒汗。但这实在是无奈之举,镇政府的办公楼和家属楼从正面看不出有什么,但是我们从后面看,就可以看出房屋受损还是比较重的。镇长带我们上办公楼三楼去看,破坏很严重,就在我们上楼看时,恰好发生了一次较小的余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杉 办公室 面条 平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