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用“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城镇化”


变化之三:解放生产力,促进“农转非”。

农机化作业带来生长效率的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在“种”、“收”两个主要环节由主要投入人力的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化生产过度,为农业劳动力实现合理分流提供了根本保证。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水稻70亩,人工每天收割一亩,每个收割季节,一台收割机可作业1500亩,相当于1500个劳动力,也就是说,一台收割机每个收获季节可以“解放”1500个劳动力。现在,很多农村劳动力或进城打工,或在当地的乡镇企业从事工业生产,在水稻收获季节,如果不是“以机代人”,远在城市的农民工就必须放下手里的工作大批返乡,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甚至需要暂时停产,返回故乡的农民完成田里的收割任务后,才继续返回城里和企业,农民工的这种“亦工亦农”,既加大了自己的劳动负荷,加大了劳动成本,减少了部分收入,同时也给其所从事的城市生产(比如建筑)、乡镇企业生产造成相应影响。“以机代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农民工不用在种、收两个关键环节“栓”回农田上,一是不必中断所“务”之“工”,二是在身份界定上由“亦工亦农”更倾向于“工”的一面,这一看似平常的变化将对农民、农村融入城市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变化之四:用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农民观念”。

农机对农业的切入使农业发生着质的变革,即:由传统的“劳动力农业”向“机械农业”转化。比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玉米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后,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生产观念的更新,加快了由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耕作方式的转变。因此,农机推广的过程,也是农民思想转变的过程,受数千年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农民从对农机的拒绝到接受,再到对农机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农民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丰南区水稻收割机的推广普及起步于1998年,开始的时候农民很难接受,近几年,随着引导的深入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分流,农民对水稻收割机终于刮目相看,如今,丰南区使用联合收割机、水稻割晒机进行收割的已占水稻总面积的80%。事实上,不经过艰难的过程,也就不可能从观念上发生深刻转化。

今年55岁的李学良是滦南县倴城镇王庄子村的农机大户,与另外两户共同拥有三台农机,他们的804、724拖拉机,每台配套两台旋耕机、一台小麦播种机、一台玉米播种机,明年还准备再添一台花生播种覆膜机。“用机械耕、种、收,农民对种地的质量要求更高了,对机手来说,农机作业等于做买卖,今年做的是明年的活儿,你作业质量不好,播的种子出不好苗,明年人家就不用你了”,李学良如是说。虽然李学良如今仍然是一个朴朴实实用机械与土地打交到的农民,但他对土地的认识、他所说出的话却与他的农民身份拉开了很大距离。因为“活计”做得好,讲信誉,每年农忙季节,李学良的“客户”都是主动上门,甚至要“排队预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玉米 小麦 农业机械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