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扶持农机服务业发展 全方位推进农机化自主创新


全力扶持农机服务业的发展

在农机服务体制方面,近些年来政府也强调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农民服务。但作为农村服务产业的发展,在启动阶段,政府可以加以引导,创新服务模式。但建立一个稳定的农机服务体制,还要更多地依靠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作。汪院士认为,大多数的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的劳动者已经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业这个第一产业,不再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已经变成了一种服务业产业大军的一部分,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为什么发达?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低,第一产业只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二三,而我国现在还占到13%以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七八十,我们只有40%多。汪院士认为:对这些已经离开土地、离开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在广大农村中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从业者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应定义为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应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汪院士说,“在我国农村已有近4000万从事提供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劳动者,在农村发展第三产业从事其职业活动,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要承认他们的地位,要扶持和促进这一服务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就有这种政策,要扶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应该有更好的产业政策来扶持农村中这种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

只有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发展现代农业。

关于转移农民的问题,汪院士的观点是“应该实现多元化的就业转移”。有的到大城市去就业,有的在农村发展服务产业,还包括其他一些就业发展渠道。目前,全国大概有近4000万的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如果能为帮助他们拓展服务内容、根据这一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农业装备技术创新,能有更多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成果来支持农村的农机专业户发展多元化、多方位的服务,提高装备利用效率,减少装备使用成本,那么这个服务产业的发展会更快。“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培育了一批农村的明白人、掌握这种专业服务技能的人。可以说,发展这种服务产业,对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手段、装备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

农机创新需要更新理念

为了更好地推进“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科技自主创新,汪院士提出“要拓展思路,要研究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他想强调的是要实现农机创新首先要实现理念的更新。他特别引用了杜青林部长在去年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讲话: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先进理念和发展要素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部长有这个理念了,我们的希望就大了。”汪院士兴奋地说,这些理念对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非常有指导意义。实践这个理念是一个过程,还要很长的过程。我们要成为这个理念的实践者。”

农业装备产业重组也需要创新

去年11月份,汪院士和姚福生院士及一批专家随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代表团到德国、意大利进行了一番考察,接着汪院士还到印度去参加了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技术委员会年度会议。“出去一看世界,一看发达国家,我就觉得,我们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汪院士表情严肃地说。欧洲国家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和产品现代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使专家们大为惊讶。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装备来组织生产,可以按照订单来进行生产,实现少库存甚至部件的零库存。“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没有先进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作支持,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企业在这些方面都还差得很远。”汪院士深有感慨地说。

中国的农业装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他告诉记者,他对“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装备课题组的要求是,“要同时研究农业装备产业提升和结构调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结构调整要研究整合资源,走产业集约化发展之路。让不同层次的企业尽不同的责任,发挥不同的特长,不要谁都想当主角,主角太多就乱了套,会影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最终导致农民受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工程 玉米 水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