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扶持农机服务业发展 全方位推进农机化自主创新

网友投稿  2006-08-17  互联网

夏 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出台,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为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此,汪懋华院士认为,应该结合行业的特点来研究这个问题,进一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理清促进农业机械化及振兴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其中自主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

汪院士认为,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非常重要,但我们如果不同时研究体制与机制创新,这个创新体系是不完整的,是不会非常有效的。”

在技术创新方面,农机化科技进步在“十五”期间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需要很好地总结。比如水稻收获、栽插机械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进入到快速推广发展阶段。这是“十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一个亮点;在玉米收获机械化方面,技术创新也有了重要的进展。去年9月份,工程院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组织几位院士及专家组到山东考察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情况。至2004年末,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平均水平只有2.6%,而淄博市发展玉米机收通过推动装备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玉米机收率可接近10%。

“农机化的自主创新问题,不只是技术创新问题”。以水稻机械化为例,1997曾召开过全国水稻机械化研讨会,当时提出三大问题:收获、栽植、干燥。近几年南方水稻收获、栽植装备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但水稻干燥机械化到现在也还没有很好推广。从技术上讲,国内或国外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干燥技术研究成果和装备产品进入市场,但干燥技术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呢?关键是推广使用机制问题。这类设备应用季节性很强,投入也不小。如果当年收获季节气候干燥,农民就不一定需要使用成本较高的干燥设备,这就关系到社会化服务机制的问题。若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探讨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

服务机制创新很重要

汪院士认为,“十一五”农机化自主创新,应该是全方位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服务模式,要将这个问题作为“十一五”推进我国农机化自主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十五”期间,农机化的一大突破就是农机化服务机制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普遍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散与小规模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来加以解决—发展农机专业户和农机化服务组织,创新了各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效果很好,这是‘十五’期间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亮点。这就是机制创新的推动。应该充分认识发展这种服务在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方面的重大作用。为了发展这种服务,要尽可能为这些农机专业户和服务组织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支持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异地收获为例,实现服务体制创新要比单纯的科技创新更为重要。促进异地收获发展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创新,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谈到通过服务来促进农业机械化,汪院士指出,发达国家早就这样做了,叫合同制。九十年代中期的博洛尼亚国际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俱乐部年会,就曾专题深入研讨交流过如何通过发展服务合同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和对技术进步的需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农机化服务面临着新的情况,需要研究如何实现服务机制的创新,以及在服务机制创新过程需要哪些技术装备的支持,以便为农机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持。比如说异地收获小麦,九十年代刚开始搞小麦异地收获的时候,作业队可以从河南打到内蒙古去,由东到西,由南到北,服务范围很大,服务时间很长。在当时的市场需求情况下,这种单一的服务方式可以使农机专业户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但是从前年开始,部分省已经开始感觉有问题了。农机专业户的数量、拥有的机型和机器的数量快速发展。农机户或服务组织单纯搞小麦跨区收获挣不到那么多钱了,随着各地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也会出现一些地区性保护的问题,单一作业内容的服务范围变小了。这就提出了如何实现服务内容多元化与发展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的问题?如何降低服务成本,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农机化服务?这些都需要服务机制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深地体验到对技术创新的需求。

全力扶持农机服务业的发展

在农机服务体制方面,近些年来政府也强调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农民服务。但作为农村服务产业的发展,在启动阶段,政府可以加以引导,创新服务模式。但建立一个稳定的农机服务体制,还要更多地依靠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作。汪院士认为,大多数的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的劳动者已经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业这个第一产业,不再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已经变成了一种服务业产业大军的一部分,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为什么发达?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低,第一产业只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二三,而我国现在还占到13%以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七八十,我们只有40%多。汪院士认为:对这些已经离开土地、离开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在广大农村中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从业者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应定义为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应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汪院士说,“在我国农村已有近4000万从事提供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劳动者,在农村发展第三产业从事其职业活动,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要承认他们的地位,要扶持和促进这一服务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就有这种政策,要扶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应该有更好的产业政策来扶持农村中这种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

只有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发展现代农业。

关于转移农民的问题,汪院士的观点是“应该实现多元化的就业转移”。有的到大城市去就业,有的在农村发展服务产业,还包括其他一些就业发展渠道。目前,全国大概有近4000万的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如果能为帮助他们拓展服务内容、根据这一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农业装备技术创新,能有更多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成果来支持农村的农机专业户发展多元化、多方位的服务,提高装备利用效率,减少装备使用成本,那么这个服务产业的发展会更快。“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培育了一批农村的明白人、掌握这种专业服务技能的人。可以说,发展这种服务产业,对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手段、装备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

农机创新需要更新理念

为了更好地推进“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科技自主创新,汪院士提出“要拓展思路,要研究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他想强调的是要实现农机创新首先要实现理念的更新。他特别引用了杜青林部长在去年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讲话: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先进理念和发展要素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部长有这个理念了,我们的希望就大了。”汪院士兴奋地说,这些理念对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非常有指导意义。实践这个理念是一个过程,还要很长的过程。我们要成为这个理念的实践者。”

农业装备产业重组也需要创新

去年11月份,汪院士和姚福生院士及一批专家随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代表团到德国、意大利进行了一番考察,接着汪院士还到印度去参加了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技术委员会年度会议。“出去一看世界,一看发达国家,我就觉得,我们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汪院士表情严肃地说。欧洲国家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和产品现代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使专家们大为惊讶。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装备来组织生产,可以按照订单来进行生产,实现少库存甚至部件的零库存。“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没有先进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作支持,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企业在这些方面都还差得很远。”汪院士深有感慨地说。

中国的农业装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他告诉记者,他对“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装备课题组的要求是,“要同时研究农业装备产业提升和结构调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结构调整要研究整合资源,走产业集约化发展之路。让不同层次的企业尽不同的责任,发挥不同的特长,不要谁都想当主角,主角太多就乱了套,会影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最终导致农民受害。”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中国农机企业要普遍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我心里面是赞成的。大多数国际性农业装备大企业,确实已经担当起了推动技术创新的重任,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美国,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20世纪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最伟大贡献的20项工程科技成就之一。美国很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院或专业,在上世纪下半期属于农业各学科中最有优势的一种学科。但这些学科从90年代以后都纷纷改名了,为什么改名呢?因为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大多转移到产业界承担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比大学要好得多,大学能够得到的此类研究课题经费支持逐步减少。这种情况在中国还早呢!”汪院士没有回避问题,“我们有8000多家农机企业,其中还有相当大部分都还处于谋生存,找饭吃的状态,难有条件吸收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农业装备产品开发多基于技术仿制、改进,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无力从事新产品的实质性技术创新研究。”

因此,在短期内对我国农业装备企业一般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战略性发展理念上是正确的,但可行性仍然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实现。汪院士认为,对于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而农业的工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明显滞后需要得到扶持的弱质产业,农业装备产品的用户是低收入群体。因此,对农业装备企业一般性提“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须加以研究。要创造条件,来逐步促进这种转化,使得企业关注技术创新,逐步从他的销售收入中有能力拿出一定的比例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做好规划 找到着力点

“农业机械化行业的科技研究,长期得不到国家比较好的支持。据悉,‘十五’期间我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用于农业机械化科技攻关计划经费一共才2000万元,不及许多其他大项目的一个零头。”汪院士显得有些无奈。“农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那么大的贡献,现在我们该不该多反哺农业,多对与发展农业相关的产业提升加强支持力度。”据说,“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支持农机科研的经费可能会翻一番。对此,汪院士表示,翻一番也就是4000万元,也不是很大的数字。他告诉记者,国家在“十五”前四年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为64.63亿元。“如果我们算8亿农民,每一个人才有多少钱?”汪院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很好地研究这个问题。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出发,从投入结构上来考虑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问题。

采访最后,汪院士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确实应该好好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规划如何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推动农机化与农业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问题,既要有长远的思路,又有‘十一五’的具体规划,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协调发展,找到农机科技自主创新研究的着力点,为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好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专项咨询研究的重要任务。

汪懋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工程-农业电子技术与自动化专家。1932年生,广东兴宁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2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学术带头人,为学科专业新体系的建立和推进教育改革作出贡献。领导筹建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新专业。开拓农用智能化仪器农业设施与人工生物环境自动控制、机器视觉与图象识别等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新领域。率先开拓海峡两岸农业工程界的学术联系,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为扩大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farm.00-net.com/nz/nj/2006-8-17/nj_7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