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一号文件”的农机解读


廉维亮

编者按: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三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对比以往,今年“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了对“三农”问题的全方位求解。从农机化发展的角度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可以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把握农机化事业的未来发展脉络。

新农村建设农机应先行

尽管新农村建设已经从“三农”的范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但是以农业生产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仍应该是不变的,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提高涉农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仍是题中之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一项事业同样如此,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是建设新型农业的首要任务。机械化是工业、农业发展都必须借助的力量,尤其是社会已经进入到“数字时代”的今天,仅靠“躬垂耕作”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只用通过机械化生产,才能形成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升产业水平。

“一号文件”还提出新型农业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加快农作物和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等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也同样离不开各类农业机械的“助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增产稳产离不开农业机械;为农增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无论是从提高自家的生产效率还是通过发展农机服务发家致富;以机器代人耕作,让农民享受“体面耕作”、“轻松劳动”的现代文明成果也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有所贡献;从管理的角度说,机械化作业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将对农田管理、农村管理都带来便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农村建设农机应当先行。

农机化大发展的号角

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发展保护性耕作等这些也都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攻范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农业机械的作用不可小视。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程度正逐步提高,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都超过80%,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继机械化收获快速发展之后,机械化育秧、插秧成为新的增长亮点,2005年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4.5%,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约1.3万台,水稻机插秧面积超过1900万亩;玉米机械化收获也已经突破了不对行收获的“技术瓶颈”,向着全面推广的方向发展。“一号文件”的适时出台,必将为这些发展势态良好的农机化项目注入新活力,将从政策、资金、服务诸方面提供保障。

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桩桩件件事关农机化。机械化生产带来的产量提高、环境保护、生态维护、防虫防病等功能已经日益彰显,农机在发展畜牧业、养殖业等方面的优势正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发展循环农业呼唤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也正是农机化生产的优势所在。

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作为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部分,对于改善耕地质量、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扬尘,减少侵蚀,保护环境,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意义深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投资农机致富的春天畅想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号文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农机经营的“本小利大、赚多赔少”,投资少、风险小的特点也愈来愈明显。借助“一号文件”的春风,在新农村建设的初始之年,打起靠农机经营发家致富的算盘,应成为这个春天农民们最实际的“畅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粮食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