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突破分析


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突破分析
常保军
在已经快要过去的2006年,可以说中国的农业机械销售市场风云变幻,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公平公正的市场博弈过程中,所有的农业机械厂家都有切身的体会,中国的农机产业必须走质量服务和创新的道路。在提高自身内功,加强修炼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市场攻势,因为在农机具方面,不仅国内群雄并起,都充分利用自身各种资源和相关领域优势,开发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抢占有利市场,扩大领地,积极提高市场份额。同时,国外知名农机品牌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进入国内农机机械市场,和中国农机企业一道决战中原,美国的约翰迪尔更是秉承“诚实、优质、创新、守信”的公司核心价值理念,承诺为全球农业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和超越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自 1976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致力于培育和发展中国农机市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在中国又创造了拖拉机销售和联合收割机销售两个历史最高水平。这些成就,不仅进一步弘扬了国外品牌文化,强化了企业形象,有力促进和改善了迪尔与中国各级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中国农机行业令人瞩目。 日本洋马、久保田等三家公司早以捷足先登,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企业。另外全球最大的农用机械制造商之一的美国凯斯纽荷兰公司宣布,将在华中地区设立农用机械服务中心和中心配件库。从行业产品技术,售后服务,使用可靠性,产品的外观等方面中国农业机械都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目前中国仅有20%-28%的农用机械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其余70%多的产品相当于国际 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由于国外企业的进入和国内企业的快速增长,行业竞争更加日趋激烈,在国内,国资控股大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但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竞争加剧,但行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拖拉机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占总产量的89.6%;联合收割机产量排名前8位的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小型拖拉机,旋耕机产量中,重点生产企业的份额也进一步加大,大量农用机械企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新产品逐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民族品牌产品发展加快,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但对于中国国内许多农业机械生产厂家来说,大中拖等产品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的生产能力;再者,是由于柴油价格的上涨,机手利润空间缩小,购机的积极性下降,柴油价格两次上涨,目前柴油的最高零售准价格以涨至6000元/吨左右,比上年同期上涨30%。这些客观存在的内外影响因素使国内农机厂家如履薄冰。从2006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无论是手扶还是小柴都有一些幅度的下降,主要是市场的需求量以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操作中,小型手扶柴油机已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从东北三省等省份对大中型拖拉机需求量的增加就可以看出这个发展的趋势,二是由于国家对农村补贴力度的加大,农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了农业生产,使农村的现实购买力增加,根据现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大中拖成了首要选择,同是冷落了小型手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柴油机的市场需求。
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2006年,农机购机补贴中央财政资金总量达到6亿元,总的补贴收入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农机购机补贴专项实施县1080个,也比05年增加了一倍多。随着国家对企业生产支持力度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2006年全国范围内农用机械市场呈现旺销态势,淡季不淡,农民购机热情高涨,产品产销率达97%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快,不仅市场启动早,而且持续时间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区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增长迅速,山东上半年农用机械销售量增长近一倍,从品种上看,南方水稻主产省份的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履带收割机,插秧机等,东北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水田农具,中部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械市场需求量大,增长较快。农用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用机械化水平特别是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改进农村和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6年1-6月份规模以上农用机械工业企业其完成总产值653.2亿元,同比增长31.2%;从各种规模的农机展会上可以看出,大中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以后市场发展的主导产品,国内企业一拖、福田、时风等各家企业均开足马力,加大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挤占市场份额,由于大中拖的发展,带动了与之配套的农机具的发展,旋耕机、收割机、多铧犁、播种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需求水平逐年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联合收割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