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6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5)要结合纹枯病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肥补偿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
 

  1.施肥原则
 
  (1)去年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暖,今春不少地方雨雪较多,应针对各地墒情及苗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防寒防冻,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
 
  (2)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学确定追肥、灌水数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
 
  (3)肥水管理与抗旱排涝及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
 

  2.施肥建议
 
  (1)密切注意小麦返青前天气状况和苗情,特别是降雨情况。如旱情持续,则在早春趁天气回暖、土壤蒸发量加大、麦苗对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时及早灌水,要注意气温变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时间。
 
  (2)根据冬季冻害和群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有大分蘖冻死较多或群体严重不足时,应尽早结合灌水,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蘖,保证成穗数。
 
  (3)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亩;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1公斤/亩和氯化钾1-3公斤/亩;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1-16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4)在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提倡结合“一喷三防”,结合病虫草害(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且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四)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东部。
 

  1.施肥原则
 
  (1)去年小麦播前和冬季西北旱区降水较为充分,今春应针对各地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防寒、防冻、防春旱。
 
  (2)针对苗情,抓住时机,进行早春顶凌追肥和化学调控,促控结合,保证旱地小麦稳产、增产。
 

  2.施肥建议
 
  (1)为防止后期干旱,旱地小麦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减少早春小麦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或划锄,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还可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
 
  (3)播种早,施肥量高的冬前旺长田块,要促控结合。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
 
  (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
 
  (五)西北灌溉麦区。主要以春小麦为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的中西部,青海省东部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施肥原则
 
  (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减少氮磷肥投入,补充钾肥,适量补充微肥。
 
  (2)增施有机肥,全量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倡有机无机配合。
 
  (3)“氮磷钾配合、早施底肥、巧施追肥”。保证苗齐、苗全。适时追肥,防止小麦前期过旺倒伏,后期脱肥减产。
 
  (4)施肥应与灌溉有效结合。强调早施基肥、机播种肥、灌水前追肥、孕穗期根外喷施锌和硼等微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施肥 氮肥 钾肥 磷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