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5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稻蓟马。

全省3-4级,苗期发生重,发生面积400万亩。

16. 稻秆潜蝇。

鄂西南稻区4级,其它稻区轻发生。

17. 水稻其它病虫害。

如遇夏季阶段性的局部强降雨,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可能引发局部灾害。

18. 玉米螟。

一代3级,二代3级(江汉平原4级),三代4级。全省发生面积约600万亩次。

主要依据:

(1)冬后基数低。各监测站剥查,百杆活虫数6头(远安)-20头(恩施),除恩施、宜都比历年同期增加64%和5.6%外,其它产区减少9.8%-44%。越冬死亡率在7.7%(远安)-21.3%(宜都)。

(2)天气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有利于玉米螟的发生为害。

19. 玉米纹枯病。

鄂西4级,局部5级,其他地区3级。全省发生面积约300万亩。

主要依据:

(1)品种不抗病,山区小气侯有利于病害发生。

(2)连年发生,菌源充足。

(3)气候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0. 玉米灰斑病。

鄂西南4级。全省发生面积约50万亩。

主要依据:

(1)常发区菌源广泛,近年发生比较普遍,菌源充足。(2)气候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第三部分 棉花病虫

21. 棉盲蝽。

三代3级,四代4级。累计发生面积约280万亩次。

主要依据:

(1)抗虫棉种植面积大,棉田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减少,降低了兼控作用。

(2)玉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棉花与瓜菜套种(插花)面积大,有利于转移为害。

(3)盲蝽象为害时间比较长,发生期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防治较为困难。

(4)天气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有利于棉盲蝽的发生和为害。

22. 棉铃虫。

三、四代2级,局部3级,累计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主要依据:

(1)冬后基数偏低。黄冈冬后基数2.9头/亩,比去年和历年同期减少77.4%和84.8%;武汉冬后基数8头/亩,比去年增22.5%比历年同期减少50%。

(2)作物布局有利于棉铃虫发生。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江汉平原、鄂东棉区与蔬菜、玉米插花种植区增多,有利于主害代棉铃虫集中为害。

(3)气候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不利于害虫的的发生和为害。

23. 红铃虫。

二、三代2级,发生面积30万亩。

主要依据:

(1)基数低。荆州2014年11月12日调查12.7头/百枯铃,比去年同期低84.5%、比历年同期低41.5%。武汉市冬后基数1.4头/百枯铃,比去年同期低114%、比历年同期低70.9%,越冬死亡率42.8%。枝江市冬后基数0.49头/百枯铃,比去年同期高21.9%、比历年同期低86.7%,越冬死亡率3.0%。天门冬后百个枯铃含虫5.5头,高于去年同期(4.5头)。

(2)气候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不利于害虫的的发生和为害。

24. 枯黄萎病。

枯黄萎病大部棉区3级,老病区4级。发生面积80万亩。

主要依据:

(1)近年来枯黄萎病发生普遍,特别是老病区菌源广泛存在。

(2)多数品种不抗枯黄萎病。

(3)气候因素。主汛期(6-8月)我省大部降水偏多1-3成,其中东部偏多2-3成,涝重于旱,气温大部正常略偏低,有利于病害的的发生。

25. 棉蚜。

苗蚜2-3级;大部棉区伏蚜3级。累计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26. 棉叶螨。

棉叶螨3级。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

27. 烟粉虱。

烟粉虱2级,发生面积约50万亩。

28.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蔬菜 柑橘 降水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