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5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预计2015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病害重于虫害。其中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将大发生;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两迁”害虫、柑橘大实蝇、柑橘红黄蜘蛛偏重发生;棉花病虫偏轻至中等发生,玉米纹枯病、灰斑病偏重发生,一、二代玉米螟中等发生、三代偏重发生;蔬菜病害、虫害并重。

第一部分 两夏病虫

1. 小麦条锈病。

江汉平原、汉江沿岸麦区小麦条锈病5级;鄂西北其它麦区4级,鄂东麦区3级;病害流行高峰期3月底-4月下旬,如防控不及时发生面积将达600万亩。

主要依据:

(1)当前我省条锈病发生程度重、面积大、区域广,为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丰富的菌源。6个地市州、2个直管市共30个县区见病,发生面积达150.7万亩,是历年同期的5.7倍,江汉平原、鄂西北等常发区已进入春季流行期。

(2)天气因素有利。2015年4月气温大部为14~18℃,总雨量鄂西北接近常年,其它大部偏多1~2成。非常有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的流行。

(3)品种与长势。受暖冬、早春多雨影响,我省小麦长势好、密度高,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

2. 小麦赤霉病。

全省大部5级,鄂北麦区3-4级。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

主要依据:

(1)菌源广泛。小麦赤霉病是我省麦区常发性病害,各麦区均有较高的菌源。

(2)天气有利。3-4月份雨水偏多,四月上旬前期和中旬后期有降水过程,气温正常略偏高,正值我省小麦齐穗扬花期,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利。

(3)品种抗性差。我省麦区主导的郑麦9023、鄂麦、襄麦等品种抗性不强,豫麦、周麦、新麦等高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小麦长势及品种布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 小麦纹枯病。

全省4级,发生面积约1200万亩。

主要依据:

(1)见病早、发病面广。主产区病田率13.6%-50%、病株率0.5%-5%,发生程度与历年相当。荆门小麦秋苗见病时间比历年早40-50天;黄冈比历年同期偏轻。

(2)天气因素。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计,总雨量鄂西北接近常年,其它大部偏多1~2成。对小麦纹枯病的流行有利。

(3)前期雨水多、田间湿度大。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孕穗抽穗,田间植株荫蔽,也有利纹枯病发生。

4. 小麦白粉病。

鄂东、江汉平原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400万亩左右。

主要依据:

(1)见病早、病田率较高。白粉病是我省常发病害,麦区均有广泛的菌源。荆门见病比历年早10天,病田率5.8%-60%、病株率1.2%-18.4%;荆州比历年早22天见病,病田率4.5%。

(2)天气因素。今年3~4月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略偏高,总雨量鄂西北接近常年,其它大部偏多1~2成。雨日较多,土壤含水量高,田间湿度大,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有利。

5. 麦蚜、粘虫。

麦蚜3级,鄂北局部穗蚜4级。发生面积为500万亩。粘虫大部麦区1-2级,鄂西北和江汉平原局部3级,发生面积100万亩。

主要依据:襄州区2月下旬普查,蚜虫百株虫量160~4750头,平均469头。

6. 油菜菌核病。

江汉平原、鄂东5级,鄂西南、鄂北4级,鄂西北3级,相同条件下旱田、重茬田块重于水旱轮作田块。病害主要发生期3月中旬-4月中旬,发生面积约1200万亩。

主要依据:

(1)子囊盘萌发量大。3月上旬各区域站子囊盘萌发情况调查,子囊盘平均密度0.5个/m 2 -24.5个/m 2 ,江汉平原6.35个/m 2 (沙洋)-24.5个/m 2 (仙桃)、鄂东0.5个/m 2 (黄陂)-7.2个/m 2 (浠水),鄂北及其它油菜产区多在2个/m 2 以下,均高于历年同期。目前,全省油菜叶片发病面积161.7万亩,各监测站调查,平均叶病株率0.8%(沙洋)-34.2%(荆州),均高于历年同期。

(2)3月中旬我省油菜开始进入盛花期,与子囊盘萌发高峰期高度吻合,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流行。

(3)品种及种植布局。据我省各地多年种植观测,华油杂、中油杂等系列主栽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性不强,加上受去年秋播天气、茬口等影响,油菜播期长,品种多,花期不集中、部分早苔受冻,适宜病菌孢子侵染和病害流行。

(4)天气影响。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3~4月份我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略偏高,雨水偏多1~2成,冷暖变幅较大,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加重病害发生程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蔬菜 柑橘 降水 品种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