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金正大开启亲土种植新时代




金正大亲土种植落地行动启动仪式。

  12月21日,农业部在化肥农药利用率发布新闻通气会上公布:我国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这一消息让一直致力于减肥增效工程实施的金正大备受鼓舞。

  11月13日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金正大向全球推广"25+10>50"减肥增效理念;12月5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世界土壤日主题活动中,代表中国企业发言并成为世界亲土种植联盟的积极参和者与推动者;12月11日泰国曼谷,金正大2018年度营销战略峰会"全面开启亲土种植新时代",正式推动亲土种植的"中国方案"落地;12月18日,金正大携德国康朴发布化肥增效技术方案……

  金正大依托全系肥料产品和减肥增效解决方案,推广一系列新理念与新技术,从改土养地、减肥增效、科学高效种植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全面开启亲土种植新时代。

联合国总部世界土壤日主题活动会议现场,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向各国农业种植行业代表介绍中国亲土种植经验。

  任性施肥堪忧 减肥增效道长

  施肥太随意、肥效有就行、用量看心情的“任性”种植法忽视了施肥科学性,不仅浪费资源、难以确保作物质量,更为土壤环境埋下了隐患。

  于是,农业部于2015年2月印发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方案》发布以来,肥料行业聚集力量调转船头,攻克化肥减量增效的大课题,目前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介绍,我国化肥使用总量从2000年的4146万吨(折纯)增加到2013年的5912万吨,年均增长2.8%。此后增幅逐年下降,2016年化肥使用量6000万吨左右,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

  根据农业部在化肥农药利用率发布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信息,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目前,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目标。

  业内人士称,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肥料行业共同努力的成果。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化肥零增长的政策为肥企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但一些超前谋划和布局的肥企及时适应和调整,不论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肥效,还是提供农技服务帮助用户科学施肥,都为推动减肥增效付出了诸多努力。譬如,金正大初期就瞄准了缓控释等新技术,致力于推动化肥增效减施。

  不过,化肥使用零增长还只是我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战略中的一个“小目标”。目前,《方案》提出的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等其他目标还未实现。据农业部信息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千克,远高于每亩8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在今年中国化工报社组织的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中,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依旧过大,有效利用率偏低,使用结构还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新型高效肥料占比仍然较低,土壤修复的难题也尚未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表示,向绿色农业种植方向迈进,当前必须要做的就是提高化肥利用率。这一方面需要进行土壤修复,从提高耕地质量这一基础层面提高化肥吸收和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增效技术,实现各类肥种肥效的提升,才能确保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不降质。


肥料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参观德国康朴增效技术生产车间。

  切换生态理念 开启亲土时代

  耕地质量是影响化肥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必须解决土壤环境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在农业发达国家,土壤修复和改良相关的政策和产品起步较早,发展也更为成熟。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就针对土壤修复和耕地质量问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

  在我国,土壤修复的任务尤为紧迫。11月发布的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显示: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其中,优等地面积397.38万公顷,仅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4%;高等地面积为3584.6万公顷,占26.53%;中等地面积为7138.52公顷,占比52.84%;低等地面积为2389.25万公顷,占比17.6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耕地 尿素 施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