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农飞客连续5个月实现盈利


□本报记者王献伟

飞防发展有了好榜样

“今年4至8月,农飞客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盈利!随着飞防淡季的到来,农飞客将加快资源整合和配套,明年实现全年盈利不是问题!”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建强的话,为整个飞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几分底气。

2017年是农飞客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二年。作为国内最早将飞防服务拉入田间实战的农业服务平台,农飞客以农用无人直升机的销售与规模化统防统治业务为切入点,无论是“平台+工具+终端+服务+网络信息”的全新商业运行模式,还是“总部平台-县域服务中心-村镇服务站”的线下布局,均成为农药企业转型植保服务关注的焦点。

飞防是一本细账

飞防虽是新兴产业,但在成立之初农飞客便设定了三年内投资回报达到平衡的目标。孔建强说,农飞客之所以能够在飞防行业普遍亏损的状态下率先实现盈利,一方面得益于作业面积的增加。从今年3月20日至今,农飞客相继转战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湖南等地,除雨季外基本满负荷作业,飞防效率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县级服务站的加盟。通过本地化运作,降低飞防服务的运营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在农飞客每年的成本中,飞机折旧和人工占比最大。“以小麦为例,按照单机每天400亩次作业量,每分钟1.5亩来算,真正打药的时间也就4个多小时。而更多的工作量都被充电、加油、配药、送药、测地等准备工作占据!”孔建强介绍。

技术服务是竞争核心

农飞客的三大股东新安化工、辉隆瑞美福、安阳全丰均以农化服务见长,决定了农飞客会不同于其他农业服务平台。孔建强表示,由于同一作物在不同地区的病虫发生情况、用药水平、气候条件等不同,飞防作业的高度、用水量也都不一样,靠一条作业流程标准肯定行不通,只有本地化服务才能解决问题。在农飞客省级服务平台里面,包括下面的网点、合作对象,都有当地植保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切实根据需求实现飞防植保方案与病虫害防治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农飞客依托陶氏、杜邦、先正达等合作企业的技术资源,攻破植保难题。

在水稻方面,由于湖南、湖北、江西的病虫害抗性很高,农飞客与杜邦、先正达合作,开展药剂示范和飞防标准的制定。在茶叶方面,农飞客与中国茶科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承担起西湖龙井等高端茶区的全程植保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程。在柑橘上,农飞客也在对木虱以外的其他病虫害开展飞防药效试验。

加速整合全产业链

植保淡季来临,如何保证飞手淡季不闲?孔建强表示,目前农飞客的加盟商都是县级农资经销商,飞防只是原有业务的增加项,传统农资的配套、供应、销售工作是这时候的关键。另外,农飞客的植保无人机合作厂家是全丰、极飞和大疆,拥有行业内最领先的油动、电动植保无人机资源,也承担一定的农机销售业务。同时农飞客也在考虑根据各省的特点,通过县级服务站,把飞手、农机手,农资供应点和农机合作社结合起来,整合从种到收的整个产业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气候 小麦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