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金正大集团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


    金正大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复合肥、缓控释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亚洲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现有总资产16亿元、员工2600余人,年生产各类肥料160万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公司先后荣获“中国肥料百强成长企业第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贡献企业”、“2008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新型企业”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的“绿色肥料产业基地”等称号。产品相继被评为“全国消费者放心品牌”、“国家免检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
    创新的金正大令人自豪
    从2002年开始,金正大集团就关注缓控释肥,目前已经形成年产50万吨缓控释肥的生产能力,研制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大批量生产的包膜控释肥生产新工艺,创建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硫和硫加树脂三套不同包膜材料和工艺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建立了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体系。
    2006年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金正大集团缓控释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10月,金正大集团成立中国第一家省级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6年11月,金正大集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课题。
    2007年8月,金正大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特别是合作成立了企业研究院、设立院士研究基金、进行最佳施肥管理技术研究等,在国内尚属首次。
    2007年10月,金正大集团牵头起草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7年12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组成的调研组来到金正大集团,对该集团缓控释肥料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成果进行深入调研。调研组对金正大集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认为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负责任的金正大令人感动
    由于缓控释肥料具有能够根据作物需求释放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等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金正大集团一直致力于缓控释肥在我国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应用。
    从2004年起,金正大集团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做了2000多个布点试验,在近百种作物上进行了对比试验,效果良好。其中2007年的试验推广力度最大,仅资金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主要包括:在山东农业大学设立“金正大科研基金”,用以支持课题的试验与示范推广。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浙江大学、黑龙江农科院、吉林农科院、湖北农科院等13个单位签署协议,在全国20多个省建立控释肥试验基地,对控释肥进行示范推广。
    2008年,对于我国缓控释肥料来说是一个示范推广年,也是金正大集团赢得快速发展的一年。
    2月25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金正大集团为典型下发了《关于做好缓控释肥料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
    4月16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金正大控释肥示范推广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做好金正大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
    4月25日,金正大集团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缓控释肥料的示范推广活动。
 &[FS:PAGE]nbsp;  与此同时,金正大公司正式启动“院士基金”, 计划在5年内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资助10名左右的院士,围绕缓控释肥的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
    5月23和26日,金正大集团又分别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同时聘请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为企业特聘顾问与科技专家,共同致力于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工作。
    另外,金正大集团还通过赠肥等方式,由经销商、农户设立了近千个示范点,让老百姓自己亲身感受实际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化肥 大田作物 农业技术推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