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植保部门紧紧围绕《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今年围绕粮食安全绿色防控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粗略统计,仅挽回粮食损失就达10多亿公斤。
一、现代植保是粮食安全的保证
今年,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夏田作物主要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全省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4800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呈现发病早,程度重,范围广等特点,是近4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发生范围涉及全省8市60个县区。以玉米螟、蝗虫、草地螟为主的秋田作物主要病虫中等发生,玉米病虫发生面积3100多万亩次。严重威胁着全省农业生产安全。
为有效开展防治工作,今年省农业厅、省植保站及时下发了几十个文件和技术资料,召开各种形式的防控现场会、演示会。并在全省建立60个小麦条锈病、50个玉米病虫系统监测点,及时发布信息、采用电视专题宣传、技术培训、设立条锈病等病虫防控警示牌等手段,动员全社会进行防治。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应急专业队,使用器械2.2 万余台,非常有效地歼灭了各种病虫害。
单就小麦而言,全省防治面积达6000多万亩次,挽回的粮食损失数字非常惊人。小麦条锈病一般危害减产15%,发病严重的减产达30 %-50%,甚至绝收。1964年条锈病在全国麦区流行,损失达32亿公斤。2002年、2004年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面积流行,造成粮食损失都在7万吨以上,严重影响着粮食生产安全。
二、现代植保是陕西苹果、蔬菜市场信誉的保证
近年来,我省果业尤其是苹果发展迅猛,果业已成为我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应清晰地看到,其中就有全省植保人巨大贡献。
倡导“绿色植保”,提供绿色产品是植保人所做的具体工作。
从2005年起,我省着手组织开展绿色防控试点工作,先后在果树、蔬菜等主产区建立了各种不同规模的绿色防控省级示范区。2008年,又启动了“全省植保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植保行动”。具体表现在:一是示范区域扩大,面积增加。示范区域由最初的3县300多亩发展到现在30多个县60多万亩;二是示范作物种类扩大,防控对象增加。示范作物由最初的一种作物单一对象发展到现在的果树、蔬菜等7类作物几十个品种。三是示范技术先进,防控效果明显。几年来,示范了灯光、性诱剂、色板诱杀技术,诱虫带诱集和防虫网阻隔技术,以螨治螨等生物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明显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大大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四是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总量增大。投入渠道由过去的省上1家每年几万元投资发展到现在的省、市、县三级多部门每年300多万元。据初步统计,2008-20 09年全省植保系统共争取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专项资金达100多万元,推广应用杀虫灯10600多盏,诱蚜黄板20万个,害虫性诱剂51000多枚,高效绿色农药40多个品种。省果业局每年投资上千万元支持各地开展绿色防控工作。目前全省绿色防控示范面积达60多万亩。
今年省农业厅在白水、宜川、洛川等县建立了7个省级示范区,并将白水县列为全省第一个果业提质增效绿色防控整县推进示范县,还采取省、市、县联办,共同投资的方式,建立果树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8万亩。今后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白水县基本实现绿色防控整县推进目标。目前,全省绿色防控示范区涉及30多个县,示范面积达110 多万亩。同时,今年省财政还列支100万元,在12个省级设施蔬菜示范县,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万亩,大板块推进全省绿色防控工作。
三、专业化防治担当大任,现代植保能力大提升
如今,全省共建立了1615支病虫害防治专业组织,拥有喷雾器械 22950台,队员2万多名,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网络。
调查显示,专业队防治区比农民自防区减少用药1.5次,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25克(折纯),用药成本减25元,用工减30元,增产25 公斤,每亩增收节支100元左右。当前,全省出现了“股份公司型、植保协会型、村级组织型、联合互助型、能人主导型、统分结合型、植保社区服务型、果农协会型”等8种形式,有效地抗御着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今年,我省两个层次的专业植保队伍建设的思路非常清晰:一个是在现有应急防治队伍的基础上,以县植保站为主体,由省上配备一定器械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在重大病虫害突发成灾时,由县政府或植保部门组织,由经过培训的专业队员及时开展统一防治,以此带动全省病虫害防控工作。另一个是以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承包大户、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协会、农村能人等为主体,大力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09-10-27/3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