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8日,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的“2009年中国农药制剂加工及助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南京举办。
9月16日~18日,2009年中国农药制剂加工及助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南京举办。图为会议现场。
18日,会议进行到最后的总结阶段,但几乎所有的与会代表仍在会场内认真地听着总结报告,这与大多数专业会议在临近结束时往往听众寥寥无几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了解,本次会议参会代表达到了180余人。其中慕名赶到现场报名的参会代表就占了1/4。
“会议选题实用,专家水平高,报告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明年如果还办这类会议,我们一定再来参加!”许多与会代表表达了共同的意愿。
为适应国内外农药市场的需求,我国农药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势头越来越强劲,新的农药剂型不断涌现。但目前,我国的农药出口仍以原药为主,制剂出口甚少,这是由于我国的农药制剂技术标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相比不仅存在测定方法上的差别,而且存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据主办方介绍,中国化工报社主办本次会议,旨在推进我国农药制剂加工与助剂开发应用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农药制剂的升级换代,促使农药制剂向水性化、环保型绿色农药方向发展,并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
会议邀请了9位行业专家,主要围绕我国农药行业关注的热点剂型技术,如水基型制剂的配方技术、农药控制释放技术、水分散粒剂及其助剂的加工技术、高分子及含硅含氟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配方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制剂登记申请在剂型命名与配方组分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交流了常见剂型的鉴别方法,提出了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农药助剂的使用规范等。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的高级顾问冷阳做了题为《世界农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农药新剂型的产业化开发》的报告。他提出,目前世界农药制剂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向着环境友好型发展,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长达90分钟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金方教授做了题为《医药剂型在农药加工行业中的应用趋向》的报告,通过介绍医药制剂中应用的新技术,如纳米技术、缓控释微囊技术、智能化释药系统等,为农药行业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制剂提供了参考。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路福绥做了题为《农药水悬浮剂加工中助剂的作用原理》的报告,认为润湿分散剂在农药水悬浮剂加工中的作用与其在药物界面上的吸附有关,并用大量实验数据说明了润湿分散助剂在药物界面的吸附特性,表示通过对农药水悬浮剂加工中助剂的作用原理研究,解决目前农药水悬浮剂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启良做了题为《中国农药制剂的剂型命名与组分选择》的报告,介绍了我国在农药制剂登记和助剂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并结合自己近年来在农药制剂登记剂型鉴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了申请农药制剂登记时有关剂型命名与配方组分选择的方法与依据。
干燥技术与设备专家、沈阳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广文被邀请在会上做了题为《农药制剂工艺及单元设备的技术选型》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水分散粒剂的造粒工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各种造粒技术的原理、设备结构及操作方法,阐述了配方组成与造粒设备、操作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农药剂型开发是工艺性、工程性很强的工业技术,许多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少代表表示,该报告涉及农药造粒工程技术,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另外,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分别做了《农药控制释放技术——农药微囊制剂研究》、《羧酸盐农药专用助剂的研发及应用》、《规范农药制剂加工中农药助剂的使用》、《有机硅助剂在各种剂型中的应用》的报告。
会议间隙,与会代表就热点问题相互交流沟通。
主办方表示,今后将把农药制剂加工及助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办成品牌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为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搭建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努力为行业、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09-09-27/3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