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苹果产业面临转型之变


在我国众多的水果产业之中,苹果产业一直是支柱之一。目前,中国苹果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2019年产季苹果基本采收结束,产量预计与2017年持平或小幅度增长。”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介绍,2018年受冻害影响,苹果产量为3923万吨,减产5.2%,而在新产季当中,苹果总产量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根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苹果产量为413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9.8%,居世界首位。虽然产量很高,但单产却以18642公斤/公顷的产量排在世界第23位。

  我国苹果大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发展一直呈现出发展—过剩—调整—再发展—再过剩—再调整的循环状态。从2005年我国苹果栽植小高峰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拐点开始出现。

  老果园更新换代、主栽品种结构单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区域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新一轮调整期做好转型升级是苹果生产经营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栽培模式之变 从“乔化稀植”到“矮化密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种植苹果,这些传统优势栽培地区的苹果园现在大部分进入衰老期,目前正处在一个老果园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优质、安全的苹果,优质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是永远的主旋律。在中国苹果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瞄准优质、安全这一发展目标,推进苹果产业上一个新台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说。

  在美国、欧洲等世界苹果主产区,苹果的栽培体系已经发生了变革。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宾逊教授介绍,世界苹果栽培模式经历了七次大的变革,传统的乔化稀植大树冠逐步发展为现代的矮化密植小树冠,矮砧、高效的栽培模式成为主流。

  在过去传统的乔化种植模式下,大树只有45%-50%的光合产物用到果实中,现在新的矮砧密植模式70%-75%的光合产物会到果实中。换句话说,过去在生产果实的同时,还生产了一大堆木材,现在不生产木材了,除了叶片就是果实。

  位于陕西的海升集团是最早引进苹果矮砧密集种植的开拓者之一。记者在海升国家级矮砧苹果标准化基地了解到,矮化密植苹果种植技术有着“四省、两高、两早”的特点。

  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实现果园高效、集约化经营管理,省水60%、省肥70%、省人工90%,平均一万斤苹果产量可以节省土地80%,实现“四省”。“两高”是指矮化密植果园平均亩产5吨以上,优质苗木和标准化管理,具有高品质、高产出的经营特点。“两早”主要是指早挂果和早回收,矮化密植果园通过大苗栽培技术,实现了1年栽培、2年挂果、3年丰产的高效运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园的种植风险。

  因此,海升尝试矮砧密植技术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国内传统苹果乔化种植模式的技术瓶颈,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传统农业模式迭代,对中国苹果产业栽培模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品种 矮化 树冠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