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重构水稻农资生态圈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正是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在社会消费需求、政府奖励政策和高收益的趋使下,虾稻共作模式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6省1市疯狂扩张,面积逼近2000万亩。按中国现有稻田的15%测算,全国适合虾稻综合种养的水稻面积高达6800万亩。从单纯的水稻种植到虾稻种养模式,原有的农资生态正逐步被改写。

  第一,重虾轻稻。水稻种植从精细化管理向粗放式发展,养殖小龙虾成为主要收入。虾稻共作亩效益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3~4倍,达3千~5千元,甚至过万元。

  第二,用药门槛提高,用药次数大幅缩减。小龙虾生长环境要求生态环保,对菊酯类、有机磷类、稻瘟灵、吡唑醚菌酯等部分农药成分敏感,进而提升了水稻病虫防治用药门槛。为确保农户用药安全,诺普信、富美实、安道麦、安徽稻草人、农飞客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虾稻安全用药套餐。

  第三,有机肥、微生物菌剂、钙肥快速崛起,大肥市场需求大幅腰斩。养殖小龙虾的水稻田土壤肥力逐年提升,5年以上可减少复合肥用量70%,高氮高氯肥料不再适用于虾田。养虾后,以前水田基本不用的生物有机肥在虾稻田用量变大。如微生物菌剂一季虾稻用5~6次,带来新的商机。钙肥是当前虾稻田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国内中化化肥、鄂中肥业、武汉盛大、兴发集团、河北三宁等已经纷纷展开布局,但由于虾稻肥产业尚未出台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亟待规范。

  第四,从水稻到虾稻,是植保与动保的跨界,对农资企业、经销商的知识体系、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服务虾稻种植户,不仅要懂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更要懂小龙虾的养殖和病虫害防治。在主流虾稻肥企业均聘请有知名小龙虾养殖专家,并建立自己的小龙虾养殖服务团队,正从农资经营向虾稻种养综合服务商转型。(天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水稻田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