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篇
编者的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完成农田建设硬任务,必须调动各方力量的“治田”积极性。为此,农业农村部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对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四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的省份进行激励,对每个激励省新增1—2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
安徽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净调出省区之一,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超过1.3亿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占75%以上。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801.5亿斤,居全国第4位,这离不开对“藏粮于地”战略的有效落实。为建好高标准农田,安徽以责任考核增强动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制定出台《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督查激励实施细则》;以路径创新激发活力,将高标准农田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结合;以工作机制凝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18万亩,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
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农田建设职责统一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是历史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光荣使命。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门聚焦粮食安全,勇担历史重任,把握新时代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奋力开创安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局面。
主动担当,切实履行农田建设工作职责。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合力。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安徽省委省政府主动扛起粮食安全重任,认真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2018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18万亩,2018年粮食产量801.5亿斤。先后编制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2020年)的意见》,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实化举措。建立各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资源力量。特别是去年机构改革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主动会同省发改、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建立会商、调度等机制,督促指导市县加快建设进度、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是创新建设路径,激发活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建立1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97个);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惠及更多贫困村、贫困户;与高效节水灌溉相结合;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2018年全省新型经营主体筹集资金865.23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3个;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有效改善农村人居和农业生态环境。
三是强化责任考核,增强动力。从2017年开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建立考核结果正向激励机制。今年初,省农业农村厅主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督查评价,评定3市6县(市、区)为省政府督查激励对象。近期又制定出台《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督查激励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各地争先进位的进取意识。
科学研判,精准把握农田建设机遇挑战。一是农田建设任务重。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每年将增加1000万亩的建设任务。同时,集中连片、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农田都已建成上图入库,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农田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二是农田建设要求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投入标准从亩均1000元左右提高到1500元以上,建设内容从基础设施拓宽到田水林路电技综合配套以及耕地质量提升,建设目标从提高生产能力拓展到促进产业振兴、保护农业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等。三是农田建设机遇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期农田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南。去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分散于多部门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责统一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为做好新时期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机制和财力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6-04/10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