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岛上居民乐享民生红利


    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升国旗,奏国歌!”每周一清晨,当阳光洒在我国20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时,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在三沙市各个岛礁升起。

    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最南端、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级市。自2012年7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三沙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先后建起了医院、学校、银行、飞机场、图书馆、电影院,渔民们住进了新房,通了水电、网络和有线电视,岛礁居民乐享三沙民生发展红利,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窝棚变洋楼,生活美滋滋

    三沙市首府所在地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海南渔民世代在其周边海域耕海牧渔,并逐步形成一个渔民聚居区。设市前渔民村是永兴岛有名的“脏乱差”地区,7年来,三沙市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海岛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走在永兴岛渔民安置区,一栋栋白墙黄顶的两层小楼分布于椰林间。整洁干净的道路两旁,绿草如茵,鸡蛋花、月季花迎风绽放,将公路装点成了花街。2018年,三沙市永兴社区被评为海南五星级美丽乡村。

    已有30年“岛龄”的永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明芳是永兴社区发展变化的见证人。在冯明芳的记忆中,以前永兴岛上的渔民环保意识、文明意识不强,“我们这个渔村,以前只有数十间矮小简陋的毛毡窝棚,村子里的土路尘土飞扬、污水横流,乱拉电线的情况很普遍,台风天屋里根本不敢呆人。”

    面对岛礁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永兴社区将每周星期五设为“爱岛日”,党员干部带领渔民定期打扫卫生。冯明芳感叹:“岛上的环境一天一个样,过去随处可见的散养家禽被统一圈养,村里还专门规划了晾晒区,供渔民晾晒渔获。”

    “设市时的在册渔民,只要每年在岛上居住时间超过180天,便可拎包入住新房,家具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渔民每年仅需行政性缴纳1元租金。”冯明芳说,去年永兴岛上的38户159名渔民全部搬进了新楼房,住得舒服了渔民自然就能在岛上呆得长久。

    在永兴工委的引导和帮助下,许多岛礁上的渔民还成功转产“洗脚上岸”。有的当上了绿化养护员,有的当上了清洁员,不少渔民还在家里做起了餐饮生意,吃上了旅游饭。

    离永兴社区不远处的祖国最南端学校——三沙市永兴学校,已办学招生5年多,目前开设了幼儿园、小学课程以及职业教育培训。随着驻岛工作的常态化,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校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三沙市人民医院的建成也大大改善了驻岛居民的医疗保障条件,已实现小病不出岛,大病第一时间飞机送往海南本岛医院。

    民生建设有保障,日子节节高

    “人人都说三沙美,可没见过三沙的苦。”在三沙赵述岛居住了18年的三沙市七连屿工委赵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梁锋直言,以前交通不便,每年只能在岛上呆三四个月,没有青菜吃,天天咸菜鲜肉,而且只能用海水洗澡。人们戏称,到三沙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间,呆一个月像地狱。 

    设市前,三沙往来海南本岛的主要补给船只有“琼沙三号”,从海南岛的文昌开到永兴岛,船期一个月一次,每次可补给淡水200吨,蔬菜等日用品200吨左右。如果碰上冬季寒流或夏秋台风天风浪大,有时候一个月都开不了一班,最长的时候,两三个月都去不了。

    “琼沙三号”政委、党支部书记刘学军称,那个时候,每次船上都挤满了人,大伙儿只能睡地板,有的甚至被挤到了甲板上。交通不便,其他免谈,岛上吃不上蔬菜,淡水也紧张。“岛上的上千名工作人员和居民,常常为了一张小小的船票心焦。”

    “船开不了,三沙各岛礁的水、粮食、蔬菜就没有了保障,甚至最困难的时期,连稀饭都喝不上。”梁锋直言,生活如此,精神上更是空虚,那个时候岛上没有手机信号,长时间和外界没有交流,岛上人的心情就会很压抑。

    为此,三沙建市后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增加航次,给岛上供水、供粮、供菜,为人员入岛提供方便。2015年1月5日,“三沙一号”船投入航行,一次可以载450人、500吨淡水、20辆大卡车,抗10级风力,单程从海南岛到永兴岛比“琼沙三号”缩短了5个小时。两艘补给船轮流开,航次也增加到每周一班。而如今,海口到永兴岛的飞机也开通了,每天一班,大大满足了驻岛人员的交通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台风 月季花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