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绝对不能走“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样的道路。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念兹在兹,对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怎样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论述,成为我国重塑城乡关系、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指路灯和导航仪,更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治本方略和决胜一招。
要切实树立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任务作出的重大判断。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生共存,也是客观规律。无论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出发,还是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国情考量,要求我们必须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要性的重要论述,破除城市中心主义的错误认识,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加快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我们还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总书记指出“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指明了政策取向。一方面,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城乡资源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农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要准确把握城乡融合的关系原则。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各自内部任务重要性排序和相互关系等问题都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通过制度保障,让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实现城镇与乡村相得益彰。一方面,推进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回归到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这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新时代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新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城市繁荣扩展新的空间,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与城镇居民共同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14/10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