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扶贫资金,用稳更要用好


    柯利刚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各地都加大了财政投入支持力度。有人以为,扶贫难就难在没有钱,有了钱,谁还不会花钱呢?事实上,花钱,远非一些人想象中那么简单。

    近日,笔者去某县调研,发现该县为了帮扶贫困村,为每个村注入了80—100万扶贫资金。为了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该县引导大部分贫困村选择了银行理财这一保值增值方式。

    用扶贫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好处。首先,风险可控,可以防止扶贫资金流失;其次,收益可期,一年多少收益,未来几年多少收益,这些都清清楚楚,可以预知;此外,操作简便,资金下放、选定产品之后,只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贫困户基本上就可以坐在家里等着“数钱”了。

    但如此做法,也有一些弊端。首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可期,但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多在5%左右。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可期收益下,贫困户是可以坐在家里等着“数钱”,但数的都是“小钱”。

    其次,用扶贫资金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剥离了扶贫资金和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度融合关系。这意味着扶贫资金,不能用于产业发展,不能惠及村民就业,换句话说,是把一笔“活”钱给生生用“死”了。

    此外,一些地方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过于求稳,还容易衍生出一些问题。笔者在走访基层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在使用扶贫资金发展产业项目时,前怕狼后怕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导致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万的扶贫资金“趴窝不动”达数年之久。

    扶贫资金究竟该怎么花才能既稳妥又有效率呢?

    笔者调研时发现,某县的做法,颇资借鉴。该县鼓励各村大胆使用扶贫资金发展各种产业项目,在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时,不只盯着扶贫资金的盈亏,同时还考虑扶贫资金带来的产业项目培育、基层设施改善、村民就业收入等要素。走村入户调研之后更是发现,该县虽做好了扶贫资金亏钱的准备,但一些村庄虽然起步之初有所亏损,但现在多数已经止亏为盈了。

    花钱如同打仗。古人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真正擅长打仗的人,除了要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更要考虑全局的输赢。地方主政官员也一样,在使用扶贫资金时,除了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

    扶贫资金的使用,赚钱盈利只是小账,改善民生、促进就业、造血活血等才是大账。买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赚点小钱,但这点小钱、死钱,对于脱贫攻坚助力不够,对于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助益不大;发展特色产业,虽然有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九死一生”,只要充分调研、合理规划,产业发展之路就能从“无路”走成“有路”。况且产业活了,村民就业就有了去路。这就相当于把“死钱”变成了“活钱”,这种做法更值得鼓励。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用稳扶贫资金,属于“以正合”的范畴;用好扶贫资金,属于“以奇胜”的范畴。要想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扶贫资金,除了要用稳,更要用好。

    这显然是花钱方法的“最优解”,可就现实看来,一些地方在花钱的时候常常“跑偏”:或一味求稳,这往往导致扶贫资金利用率不高,或致使扶贫资金索性“趴窝不动”;或一味激进,这往往导致扶贫资金流失严重,更有甚者直接“打了水漂”。

    要想让花钱不“跑偏”,最重要的,是要让跟钱相关的人不“跑偏”。首先,具体花钱的人要有正确的政绩观。扶贫干部花钱做事,是以助农增收为中心,还是以应对检查为中心,相关做法及其效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为了应对检查而花钱,实际上也就等同于为了花钱而花钱,那这种花钱行为,天生就带着任性而为的基因;为了助农增收而花钱,则是为了老百姓的核心利益、长远利益而花钱,那花钱除了求稳更要求好。

    其次,检查花钱的人要有正确的认识观。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是为了防止地方瞎用乱用,但也要防止管控过于严格,要留出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地方把扶贫资金花出效率。同时也要设定必要的容错机制,允许一定范围的试错行为。另外,检查不能只是盯着资金的盈亏,更要看到资金带来的综合效应。资金下放之后,不要只盯着眼前的收益,更不要催着小鸡下蛋,要给予它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小鸡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