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丽水”润疆细无声


    图为援疆医生在为脚骨伤病人作检查。资料图

    本报记者刘昊

    “这是丽水市全资援建的‘新和丽水小学’,投资6千万,工程含6幢主体楼,办学规模达36个班级,今年9月份就可以开学招生了。”近日,记者来到新疆新和县采访脱贫攻坚行时,来自浙江丽水市委组织部担任新和县援疆指挥部人才组组长的李巍说。

    作为南疆四地州贫困县之一,新和县丽水市援疆指挥部针对当地医疗教育相对落后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通过加大人才援疆力度来实现医疗脱困、智力援疆教育帮扶解决代际贫困等。

    “谢谢援疆医生为我做手术,我终于不用受病痛折磨了!”历经4个月的煎熬,3月18日,艾买提激动地说。

    来自新和县城郊村的艾买提今年28岁,4个月前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失血性休克,几乎命悬一线,最终在新和县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和医生们与死神搏斗后将他从鬼门关拉回。然而,命虽捡回了,由于患者尿道断裂,他并不能自主排尿,需借助“膀胱造瘘管”排尿。怀着对援疆医生的信任,他再次返院接受后续治疗。经过远程会诊,艾买提确定需要做的手术是切除耻骨后尿道吻合术,3月18日5时许,手术按计划进行。经过三个半小时,耻骨联合切除、尿道狭窄段切除、尿道游离、尿道吻合一气呵成,手术顺利完成。

    新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的浙江丽水援疆医生樊骏告诉记者: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浙江医疗援疆“三大两远程”(即“大医疗”“大组团”“大帮扶”和“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的援疆工程。据介绍,自2017年11月新和县、丽水市两地人民医院率先签订《跨区域医联体建设协议》以来,丽水市援疆指挥部按照“循序渐近、互利互赢、统筹发展”原则,指导推进两家医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管理、医技培训、远程会诊、高端设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力求医疗援疆层面更高、覆盖更广、支援更大。

    丽水市的“组团式”医疗援疆是依托新和县医学技能培训中心526㎡场所,将原“心连新?瓯江情”传帮带工作室提升为丽水医疗专家传帮带工作站,打造集中展示历批医疗援疆成果、聚合各方各类援助资源、承担医技人才培训培养、开展远程医疗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体传帮带平台,进一步挖掘对口支援优势,有效推进医疗人才传帮带工作。这几年则通过升级完善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开通远程培训和手术直播示教,并实现两地远程会诊零费用,让当地群众可以不出远门就享受到更加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开展“2+1”结对帮带(即本科室一维一汉2名医生+乡镇卫生院1名医生)和岗位技能示范、联合攻关、讲座援课、科室管理等多种方式的传帮带活动。2018年,援疆医生累计门诊4021人次,手术示教481台,临床教学查房及会诊641次,参与危重病人抢救309人次,讲座讲课115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项。

    李巍说,自2017年以来,丽水市为助推新和县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投入2063万元建成“县乡一体化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县人民医院核磁共振设备采购等一批医疗援建项目。同时,对乡镇等基层卫生院实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援疆医疗专家队每月定期开展“走亲连心助脱贫”基层义诊活动,并结合“医疗卫生四下乡”“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工作,帮助农民因病返贫等问题。

    3月下旬,记者走进新和县实验中学“红柳·绿谷”工作室,一场读书交流分享会正在进行。新和县实验中学“红柳·绿谷”工作室援疆高级教师高二语文年级组组长周慧英向记者介绍说,将工作室建在学科上,以“传、帮、带、研、训、享”六字为核心开展丰富的活动,是丽水教育援疆的亮点做法。古丽加马力是高三语文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她说:“经过向援疆老师拜师学习和参加每周四的工作室交流活动之后,我在文言文方面收获很多。在教学生的同时,我也在慢慢进步。”

    “妈妈告诉我,咱家今年虽然可以脱贫了。但你以后不想再步入贫困,就要好好上学受教育。”来自依其艾日克镇木纳尔村的高一七二班的女生穆耶赛尔对记者说。周惠英说:阻断代际贫困,智力扶贫是根本,但最主要的是改变当地老乡不重视孩子教育的观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磁共振 种子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