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精神在奋进中铸就和传承


    本报记者马玉

    山西平顺西沟村,一个讲述奋斗历史的村落,也是一个让人接受教育的地方。在西沟展览馆内,上千张照片讲述着西沟人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辉煌历程,其中三张红底白字的喷绘图上记录了西沟和平顺县从1946年-2018年的87名劳动模范,引人注目,令人敬佩。

    展馆外的长形大石上醒目地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题下的字:“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凝练出了在“解放”这一历史时段,西沟绽放出的革命情怀,也总结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沟在李顺达、申纪兰等党员引领下的变革发展。

    循着这样的精神,感受时代的足迹,西沟的历史书卷徐徐展开。

    把农民组织起来

    历史的前进需要人民的不懈奋斗书写。

    1938年以前,李顺达一家还在吃糠菜的贫困中度日。这一年,共产党来到山西平顺领导农民建立抗日根据地。7月,李顺达与5名村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西沟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减租减息,让他明白了“佃农要翻身,必须团结紧”的道理。

    彼时的西沟,因为支援革命,劳力和生产资料匮乏,农户分散而又低下的生产力导致农业生产极度困难。1943年,李顺达响应“组织起来”的号召,带头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6名党员率先加入。为了使更多贫困村民入组,李顺达和其他党员将自己家中仅有的存粮拿出接济困难户,用行动感召大伙儿。“你家出犁耙,我家出耕牛”,互帮互助下,农业生产得以有序进行。当年全村打粮2.2万斤,户均1100多斤,村民挨饿的日子少了。

    互助组成立后,集体劳动的力量得到发挥。1943年春,西沟开垦荒地120亩,秋收15万斤土豆。李顺达又组织村民刨药材、搞运输、喂猪养鸡、纺花织布,增加了不少收入。

    经过艰苦奋斗,西沟人的生活有了改善,大多村民有了存粮。1948年,李顺达家盖起了新门楼,挂上了县领导赠送的“劳动起家”匾。

    互助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生产资料等公共积累,也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孕育创造了条件。1951年12月,李顺达以互助组为依托,组织26户村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为“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大伙儿推选他当社长,申纪兰为副社长。1952年,李顺达获得了“爱国丰产金星奖”。

    合作社组织下的集体力量开启了西沟的变革。

    “能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

    早上7点,匆匆吃罢早饭,张正考手提水瓶和装着糠窝窝的布袋,肩扛镢头出了门,挨家挨户组织合作社的村民出门领树籽、上山种树。这是当年劳动的一幕,现今75岁的西沟村村民张正考是当年的生产队长,“干到中午,大伙儿生堆火,烤着窝窝就着水当饭,一直干到太阳落山。”

    “为什么要种树?”

    “有了树,就有地,有粮食。”他说。上世纪50年代的西沟不像现在这样绿树成林、郁郁葱葱。光秃秃的山上石头遍地,深深的7条大沟也是石头密布。恶劣的山区自然条件限制了西沟的耕地面积,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向山要林,向滩要地,治山治水。1952年秋后,李顺达、申纪兰以合作社为组织,领着西沟人开始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沟滩治理。据村民路伟力回忆,当时为了鼓励大伙儿种树,李顺达特意从外地带回来一根直径一尺、高三尺的榆树墩,打成了木箱,让大伙儿相信种树有用。

    可是,在石头山上种树难上加难。“当年播种下的300亩油松成活的不多,没挣上钱。”申纪兰说,“能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

    

    1953年,西沟人外出学习造林技术,在薄土层的地方扒开表土,挖掉土下的石头,垫进土,播下树种。在没土尽是石头的坡上,把石头撬起,将粉石渣挖走,再垫土撒种。

    有了树,土不下山。西沟人劈山取石,在河滩地打坝治水造田。4米高、2米宽的大坝缓冲了水流,水不出沟,坝下的石滩用厚土垫起,切成四方,成了新的耕地。

    “一百担粪一亩田”的集体努力下,西沟不仅在沟里滩上造了田,还栽上了苹果树。不仅将阴坡全部绿化,还在不易活树的阳坡上栽满了树。几年下来,松柏长在了山头,杨树长在了沟壑,西沟的树多了。荒山荒沟在造林后成了西沟人的“绿色银行”。目前,西沟造林面积2.6万多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造林 植树造林 耕地面积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