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


    本报记者蔡茂楷

    自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和甘肃省定西市确定对口帮扶以来,福州市在项目资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人才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创新帮扶模式,渔鱼兼授,在输入脱贫“血液”的同时,大力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

    “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盯紧工作目标,不急功近利,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说。两年多来,福州市共投入帮扶资金4.16亿元,谋划实施帮扶项目271个,惠及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8万人,带动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4.8万人脱贫。

    “扶贫车间”带动家门口就业

    立足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手工工艺型企业较多的优势,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福州多次引导企业到定西市考察投资,建立分公司或加工车间。

    晋安区帮助建立了一个全智能日光温室“扶贫车间”,年育蝴蝶兰65万株,实现纯收益520万元,吸纳当地贫困妇女50人务工,年人均增收2万元。鼓楼区帮助岷县建立岷山猫尾草标准化种植加工“扶贫车间”,带动802户贫困户增收。晋安区还帮助渭源县在上湾镇建立“巾帼扶贫车间”,带动贫困人口68人就业。

    针对定西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实际,福州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1020亩,实现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的有机统一。完成6462亩“福州林”造林任务,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147人参加务工,累计劳务收入7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0多元。

    “2018年以来,福州共在定西设立‘扶贫车间’38个,带动176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礼滨介绍说,“足不出户实现脱贫,是很多贫困户的最大期盼。”

    “阳光房”里培育新型农民

    为确保帮扶项目精准高效实施,福州编制了“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规划”,逐级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在产业扶贫方面,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菌草产业基地+贫困村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设“阳光房”。

    “阳光房”是福州市结合定西当地气候环境和设施农业实际,创造性开展的产业扶贫协作项目,具有占地规模小、品种多样化、简单易操作、生态环保、收益稳定等优点。福州市派出技术人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免费为贫困户培训相关技术,帮助贫困户掌握菌棒、香菇、西葫芦等作物的种植技术。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销售、集中连片的形式,福州计划在临洮县建设“阳光房”434座,累计投资721万元,目前已建成355座,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带动6个乡镇12村434户贫困户脱贫。

    台江区将扶贫资金以折股到户、固定分红的形式注入企业,由企业兴建“阳光房”,吸纳贫困户务工、优先承包菇棚、优先技术指导、优先收购销售,今年计划种植100万袋菌棒,预计带动121户贫困户脱贫。

    “农特馆”拉动消费扶贫

    立足消费能力较强、商业较发达的优势,福州发动本地商超、物流等企业,坚持精准化、标准化、外销化,帮助定西产品打通产销通道,在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等县(市)相继设立“农特馆”,探索“消费+产业”扶贫新模式。

    今年福州两会期间,在委员、代表驻地设置“定西农产品展台”,福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专门到展台为定西农产品站台,进一步扩大消费扶贫的影响力。福州当地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里,设立帮扶产品展销专区,并利用华威菜多多电商网站、APP平台等网购服务,以“实体+仓储+配送+电商”的模式,线上线下扩大销售。

    福州市当地相关企业还积极在产品中采用定西黄芪、党参等中药材,推出具有“定西元素”的新产品。2018年,福州市消费扶贫实现销售额1.04亿元,累计销售定西红富士苹果200多吨、党参黄芪等中药村10多吨、高原夏菜近万吨。

    众人拾柴火焰高,福州还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方参与对口帮扶定西,共发动132家企业商会、多个乡镇街道与定西28个乡镇、123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党参 黄芪 水土流失 干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