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绿色水产这样“链”成


    图为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陆基推水式)基地。

    编者按:近年来,国内市场水产品供应基本稳定,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越来越看重产品的“绿色”和“健康”。从生产到物流再到消费者的餐桌,如何实现水产养殖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成为水产养殖户、经销商乃至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眼下,在水产产销大省广东,“绿色风潮”正在改变传统渔业生产的面貌。

    本报记者付伟文/图

    对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水产专业户张瑞贤来说,2019年的开局很不错。作为市政协委员,在今年的广州市政协大会上,她又一次“抢麦”成功。不过,相对于之前的羞涩与紧张,此次,在媒体镜头和闪光灯的“狂轰滥炸”之下,她已经能够从容地将自己提案的内容娓娓道来。今年,张瑞贤依旧为水产行业代言,建议“能够将鱼塘越冬棚建设纳入到财政补贴范围之内”。

    在张瑞贤眼中,建越冬棚虽然是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对于广大渔民特别是广东渔民来说,却是影响生计的大事。“每年冬季寒潮来袭,越冬棚就是鱼儿的被子。”张瑞贤说。

    设施建设只是广东水产行业眼下的又一次蝶变中志在突破的瓶颈之一。循着渔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逐步重塑着张瑞贤们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也正在锤炼着从生产到消费、从一产到三产的一条高质量发展链条。

    塘、箱连通,科技助力绿色生产

    广州市南沙区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内,除了星罗棋布的鱼塘,塘边的一座座集装箱成为别致的存在。而在基地负责人眼中,奥秘就藏在这些蓝色的箱体里。眼下,这种名为“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陆基推水式)”的技术正在广东不少地方开花结果。

    虽然名称听起来有些拗口,但这项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简言之,便是将养殖池与集装箱打通,从养殖池中抽取上层高氯水,进入标准集装箱进行集约化养殖,然后将含有残饵、粪便等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投入养殖环节循环使用。不过,在基地负责人眼中,这场“塘”与“箱”的联姻,背后的“嫁妆”可是能量满满的“科技范”,“至少集成了高效集污、尾水生态处理、绿色病害防控、专用环保型饲料、循环推水、生物净水、物联网、便捷化捕捞等关键技术,从而精准控制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实现受控式养殖。”

    以尾水处理为例,从“出箱”到“回箱”,需要经过粪便收集池、沉淀处理池和生态处理池三座关口,才能完成循环过程。而每跃过一座“龙门”,在净化尾水之外,都能够产生可观的生态与经济附加值,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粪便收集池的“金刚钻”,是一台干湿分离器。经过120目过滤网之后,占残饵粪便废物90%以上、直径大于0.125毫米的固体颗粒便能够被全部拦截下来,其沉积物便更可做有机肥使用,成为蔬菜、花卉的好养料。二级池、三级池中,微生物和浮游植物大显身手,可实现氨氮和亚盐指标大幅下降。

    “集装箱占地仅15平方米,较传统养殖可节约75~98%的土地资源;单个箱体年产最高可达4吨,相当于2亩传统池塘。”在基地负责人眼中,对于寸土寸金的珠三角地区来说,这一点是技术推广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由于养殖环境可控,“水产品病害发生少,用药也相对较少,“更加契合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

    每箱鱼都能追溯到鱼塘

    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家水产市场里,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种特殊的电子秤被摆上了越来越多的摊位。与传统秤不同的是,这种秤除了称重、计价等功能之外,还可以进行产品质量追溯。摊主黄生现在对它的使用方法已经烂熟于心。对准鱼虾货箱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嘀”的一声之后,一张载有产地和流转信息的小纸条便从秤上“吐”了出来。对于黄生来说,正是有了这张小纸条,他的生意比原来好了不少,“街坊们买鱼更心安了。”

    对于承担这套系统研发和维护运营任务的广州帝隆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兵来说,本来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他,能够闯进水产品质量溯源这个陌生领域,纯属偶然。当时,越秀区商务部门正在着手建立食品流通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帝隆公司凭借软件开发方面的实力得以中标。在刘志兵看来,相对于种植作物,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应用于水产品领域,最大难度在于克服生产环节的特殊性。从鱼卵开始进行具体到单一产品个体全生命流程的追溯,是很难做到的,“能够追溯到是哪个鱼塘出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产品 休闲 处理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