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显萍
“银条本是天宫宝,赐予玄奘种家园。山珍百草多地见,唯有银条一地产。”这四句古体诗,来自史亚欣的《偃师银条歌》。史亚欣是河南省偃师市一名农民企业家。如果不是采访相识,记者很难相信,这位朴素大方、敦厚寡言的银条加工企业负责人,会写出如此意境优美的诗歌。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偃师市商城工业园区的金地辛丰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内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银条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接订单、收款、发货,一派繁忙景象。史亚欣划拉着手机告诉记者,郑州、上海、西安、武汉、昆明等地的订单不断传来。史亚欣指着展厅墙上那幅80余言的《偃师银条歌》,一边朗读一遍讲述。诗歌里,一个个美丽传说和生动故事,清晰展现了偃师银条产业的发展变迁。
偃师银条,美味“宝菜”
银条是河南省偃师市特有的根茎蔬菜。《偃师县志》记载,银条原名“尹条”,据说因商汤宰相伊尹培植而得名。此菜生长环境极为挑剔,需要土地有水而不湿、有沙而不松,产量低,价格昂贵,有“白菜九畦,难抵银条一席”之说。
在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偃师是玄奘的家乡,相传银条种子是由玄奘取经时带回的。自唐朝以来,偃师银条多次成为宫廷贡品。
史亚欣告诉记者,偃师城关镇一带处于伊河、洛河汇合处,是银条的主产区。经科学研究发现,伊、洛河汇合处的冲积平原土壤中,锰、锌、铜、钼等元素含量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再加上适宜的气候环境,这里便成了银条生长的风水宝地。
偶然结缘,开局艰难
2004年之前,史亚欣从事的是电缆行业。当时,为了答谢客户,他经常以家乡特产银条作为礼物相送。在与朋友的一次交流中,他们谈到了银条,两人都认为银条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
“我也知道做农业不容易,受益低且辛苦,但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家乡情怀。”史亚欣说,“那时候,偃师银条作为地方特产,很受人们喜爱。但银条市场比较混乱,我就想着改变这种现状。”
2005年,踏入银条行业一年的史亚欣,便给偃师市领导写了一份长达10多页的“偃师银条产业振兴分析报告”。报告中,他从种植、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产品销售、品牌建设、行业协会等方面,对偃师银条产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而全面的分析,直言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危机,提出了多条可行的发展建议。
这份报告,一定程度上为偃师银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他倡导成立的银条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银条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但要规范当时积弊重重的银条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漂白剂和防腐剂的使用,大家都知道过量的话,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但为了延长保质期,让银条颜色好看,屡禁不止。”史亚欣说。他多次提议要严格控制漂白剂和防腐剂的使用量,但又多次遭到反对,有人甚至当面说他多管闲事,“你做好自己的产品不妥了,提别人的意见干啥。”
倾情坚守,打造品牌
从初入银条行业至今,史亚欣已倾情坚守14年,他秉持“用良心做产品,以诚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偃师银条发展之路。如今在偃师,“买银条,去辛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4年砥砺前行,金地辛丰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工、研制、生产于一体的食品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在伊、洛河冲积平原合作建立了万亩银条种植生产基地,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从选种到收获,每道生产环节都有专家指导。
同时,史亚欣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企业发展新路,不仅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种植户更是“丰收时节笑开颜,种植面积大扩展”。现在,公司和30多家种植大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公司每年加工销售银条产品数百万斤。
城关镇老城村55岁的田同昌,是订单种植大户。这几年生银条价格涨到3元钱一斤,每亩地纯收入不低于3000元。去年,田同昌流转土地60多亩种银条,一年就了赚10多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26/9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