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想用四个词诠释家乡的美


    本报记者施维刘久锋戴军

    赤水河既是“美酒河”,也是“生态河”和“旅游河”,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生态旅游”发展,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3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用四个词诠释了家乡的美。

    第一个词:竹子。“我的家乡赤水是一个生态环境特别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82.77%,排在贵州省第一位。其中竹林面积132.8万亩,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大家要是到了赤水就会发现漫山遍野都是竹林。”杨昌芹说。

    “现在利用新的技术,我们把一根根竹子变成了纸浆、纸板、餐巾纸,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还把竹子转化成了竹地板、竹家具以及竹编、竹雕、竹扇等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效益都非常好。”杨昌芹边说,边打开一幅自己手工编织的“赤水大瀑布”竹编画展示给大家看,立即引来现场阵阵称赞。

    赤水是贵州省第一个减贫摘帽的贫困县。作为“赤水竹编”的传承人,也作为非遗文化服务志愿者,在杨昌芹的词典里,诠释家乡美的第二个词就是“脱贫奔小康”。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技艺带领帮助村民增加更多收入,实现“扛着竹子奔小康、编着竹子来致富”。

    赤水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生态旅游”自然成了杨昌芹推介的第三个关键词。杨昌芹介绍,赤水既有古镇,又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来这里感受生态之美,也带走了赤水丰富的地方特产。赤水老百姓依靠生态旅游,走上了“旅游路”、吃上了“旅游饭”、发上了“旅游财”。

    杨昌芹的第四个关键词是一个数字:75%。“我的家乡赤水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优势,努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绿色城镇,生态经济占比已经超过了75%,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杨昌芹说,去年,赤水还被授牌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竹林 森林覆盖 转化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