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调结构产业兴农民富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贵州省委关于来一场深刻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大规模调整农村种养结构,调出了‘四新一高’的产业成果,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基层政府有了奔头,企业也有了赚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市市长魏树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过去一年遵义市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的成果。

    魏树旺介绍,“四新一高”即:一是调出新产业。遵义市积极培育“一长两短”产业,在荒山、丘陵、缓坡地大力发展花椒、茶叶、竹子、中药材等以木本植物为主的长线产业;在坝区、耕地、良田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辣椒、红粱等短线产业。推进种养结合、林下养殖、生态种养,大力发展生态畜禽养殖业。二是调出新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来经营基地、规范标准、深化研发、运作品牌,让龙头企业带领农民闯市场。三是调出新技术。遵义市坚持“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充分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全面深入推进“扶志扶智”行动。同时,外请内联,因人施培,开展“订单式”“点菜式”“互动式”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全覆盖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大力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四是调出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变革,催生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业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遵义市紧紧盯住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田园综合体、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通产销对接关键一环,在持续加大农超、农校、农企、农医对接力度的基础上,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一大批农民实现了家中创业。五是调出高效益。据测算,全市替种作物比种植低效籽粒玉米每亩新增纯收益1119.54元,累计达8.31亿元,惠及农业人口98.53万人,人均增收843.89元,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4.36%。

    在这场深刻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的带动下,遵义的农业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村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贫困群众要脱贫,不搞产业不得行”“退出玉米种茶树,谁先明白谁先富”“要想致富快,蘑菇加蔬菜”“农民进入新时代,依靠鼠标来卖菜”已成为遵义干部群众的共识。魏树旺说,产业革命还使党群社群关系发生了变化。目前,遵义市有11.9万名结对帮扶干部,4620多名驻村干部,带着老百姓致富。

    “只要路子走对了,就能走得快、走得好。实践充分证明,农村产业革命,推动了产业兴旺,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繁荣。”魏树旺说,2018年,遵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2265元,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0.52万人,继2017年赤水市在全省率先脱贫出列后,去年又有桐梓、习水、湄潭、凤冈4县脱贫摘帽,成为全省脱贫摘帽最多的地方,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2.02%以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耕地 辣椒 食用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