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少雅王小川
高铁车厢在平稳和安静中一路向西。行李架上,特意买的稻香村“京八件”和十年陈酿“百年红”二锅头放得稳稳当当。
腊月二十五,在北京做家政服务的李书花终于踏上回家的路。过去坐绿皮车从北京晃悠到山西洪洞县,需要15个小时。今年春节,李书花特意早早跟年轻的同事学了怎么“抢”高铁票,“能快点回家,比啥都强。”
春节,回家,似乎是每个游子都无法抗拒的使命。日历越撕越薄,人们的脚步就更显匆匆。天南海北,方向有所不同,飞机、火车乃至轮船,方式各显神通,但目的地只有一个——“家”。跟随着人们匆匆脚步的,是或大或小的行囊,每一个行囊,都盛满了异乡游子的故事。
云南的普洱茶泡进山东父亲的搪瓷缸,海上的鲜味炖煮进北方大灶的铁锅里。出外打拼的人将异乡的生活背回家,似乎这样,漂泊在外的时光就可以被亲人分享和陪伴。
一、味道
29岁的张立超最难忘的味道是北京烤鸭。在北京链家从事房产中介多年,他依然记得第一次从北京回家过年的场景。
在公司附近购买的北京烤鸭,被父母郑重摆在几百公里外的餐桌中央,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他紧张得没敢动筷子,直到烤鸭被“消灭”干净,心才放到肚子里。
“生怕自己带回家的礼物大家不喜欢啊!”谈起回家的礼物,张立超忘不了的是母亲的责怪,“谁让你乱买的!在外不易,以后回来千万不要带东西了!”
母亲的态度一如往常,已为人父的他却已懂得其中难以言说的温暖。
在厦门打工的第6个年头,“85后”的高展和妻子给家住河南开封的父母带回来花胶和金门贡糖。花胶炖好摆上桌时,父母如孩子般满脸好奇,“一个小鱼膘儿能泡发成这样厚厚的一大块?”
对儿子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高展的父母总有些遗憾,回家过年的几天时间里,他们虽然忍着,还是向儿子流露出“能不能回北方工作”的意思。
高展每年从厦门回家过年,都要带地道的福建特产。普陀素饼、海鲜干货……都曾跟着他一路从温暖南国走向寒冷寂寥的中原大地,“特产普通,但其实包裹着我们在外每一天的生活。把这些与父母分享,让他们了解,好像我们在外的每一天生活也就有了他们的陪伴。”
47岁的李书花从2009年开始在北京做家政服务。这十年间,她的返乡背包却是在从大变小。“过去总希望把在城里看见的,都背回来。北京烤鸭、果脯,看见啥都觉得稀罕。雇主家里给收拾出的旧衣服也总觉得能带回去给老伴。”如今,淘宝上选购好过年的特产等着快递送进村,李书红轻装简行地上了高铁,“京八件还是要买新鲜做的,老太太喜欢吃这一口。”
沉甸甸的行囊里,独自拼搏的城市生活被打包,我们拼命塞进的一件件礼物在家人面前打开的时候,尝起来是天南海北的美味,分享的是彼此的情感、生命体验和流逝的时间。
二、牵挂
500里,300里,100里……离家越来越近了。
“爸爸!”面对迎面扑过来的两个儿子,杨富强冻得有些僵的嘴巴一下子咧开来,迸出几道细细的血丝。
正月初五,河北省武安市磨盘绞村的杨拴梨早早起床包饺子,在北京当保安的丈夫杨富强要回来了。为了多拿几天加班费,丈夫总是在正月初五才跟同事交班回家。
没顾得上进家门,杨富强蹲下来,小心翼翼掏出一盒跳棋递给孩子。“城里的孩子爱玩这个,我想咱儿子也肯定喜欢玩。”
一张黝黑的木桌,摆好了一海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农家的春节在饮食上保持着固有的仪式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拴梨和孩子们。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外面多赚点钱,过年带回来,让她高兴高兴。”杨富强边吃着饺子,边给老婆报账,说到高兴处,两个人低低地笑出声来。
北京四环边上的一家美发店里,20岁的郭泽兵已经是有着4年头皮护理经验的专业老师了。15岁离开家乡山东省莘县马村,他尝试过很多工作,给气球玩具上绘制图案、在汽配城里洗车,最终选择在美发店落下脚,是因为“这份工作干净、体面,还能学一门手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2-19/8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