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


    杜渊何欢本报记者李传君

    “余书记,去年我家的务工和分红领到了1522元,今年可要多给我安排个活儿。”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梓潼庙乡陈家嘴村里,领到钱的贫困户杨希明一边数钱,一边向“第一书记”余海涛要起活儿来。

    “老杨,你放心,明年我们的巴药产业园用工量肯定多,只要你想干、能干、坚持干,肯定挣到钱。”余海涛话音刚落,不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过去我们村可穷了,没想到现在还能领到分红。”村民岳兰华说,这些年,在村里的带领下,日子越干越红火。

    陈家嘴村地处巴州区东北部,全村幅员面积3.73公里,呈V字形沿乡道公路分布,辖6个村民小组,共265户107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贫困人口74户298人,贫困发生率为27.85%。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政策春风吹拂下,去年6月顺利接受国家脱贫验收,截至目前全村共脱贫71户28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017年整村脱贫摘帽。

    把脉问诊全力发展兴产业

    “过去陈家嘴村是有文件没项目,或者有文件只有小项目,到后来开会听大话、闲聊编瞎话、落实成笑话,村民逐步对发展没有了信心,对政策产生了怀疑。”余海涛介绍,陈家嘴在发展种养殖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陈家嘴村地处丘陵地带,山多沟深,自然条件优越;二是距化湖景区仅5.2公里,处于化湖生态旅游区、南阳森林公园旅游区,种出来的生态农产品不愁销路。

    依托陈家嘴村的地理、人文等优势,村里按照“产业全覆盖、分区定品种、长短相结合、持续保增收”的思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发展全村产业,协同发展巴药、食用菌种植、林下土鸡养殖三大主导产业,配套抓好以农户为单元的“万元增收”工程,实现产业全覆盖,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全村巴药套种产业共300亩,2018年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320元,非贫困户人均年增收8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余海涛介绍,为了带动贫困户,增加贫困户积极性,巴药产业园收益的35%都会按人头分给贫困户,“今年每个贫困户分红是40元左右,钱虽然不多,但巴药园才刚起步,相信以后产值会更高,老百姓的分红也会持续保障”。

    不仅如此,村里还采用统一供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产品回收的方式发展食用菌大棚2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610元,非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20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财政投入45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顺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在二三组进行规模林下土鸡养殖土鸡2万只以上,专合社采取“发小鸡收大鸡”的经营方式帮扶带动农户。

    真抓实干夯实基础奔小康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伊始,村里就积极解决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行稳致远。

    为了打通致富路,村里新建3.5米宽的产业园区路1.8公里;按4.5米宽的标准,连通共计0.8公里的回头环线路;按3.5米宽的标准,打通共计2.1公里的社道公路。

    为了保障全村生产生活用水,村里搞起了水利建设。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新建3处供水工程,实现村民安全用水全覆盖,整治4口危旧病塘,新建灌溉渠3.7公里,延伸集中供水工程管网7.5公里,全面解决陈家嘴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为了加快住房改善,实现户户达标,村里用“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项目两条腿走路——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时间节点,64户246人实现了全面入住,对全村99座113户C级危房户进行了全部改造。

    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村民生活生产质量高了,群众脱贫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优化服务齐弦并奏普新风

    如今每天的早晨和傍晚,村民们总是结伴到新建的580平方米公共服务中心散步、聊天。这个集教育、医疗、文化、办公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阵地,如今已是陈家嘴村村民们的休闲中心。

    为了配套公共服务,实现功能齐备,村里建设了达标活动阵地,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室、村“两委”办公室、信访矛盾调处室等功能室,实现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5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室,设置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文娱活动中心,完善村级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建设6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2名,保障“小病不出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基础设施建设 主导产业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