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环江,雷梅和她的团队在示范区结合当地种桑养蚕业,通过植物萃取和田间修复,帮助重金属污染地区延长了桑枝收获、木耳种植、有机肥制造、蚕丝品制造等产业链条,在当地形成了一整套围绕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模式,不仅有效修复了土壤,还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土壤修复进入新阶段
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为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修复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就全国来看,目前许多地区都面临着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土壤状况的改善、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需要联合政企学研的各方力量。
自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土壤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到2018年,通过秸秆还田、缓坡垄作和轮作休耕,试点县耕地质量的高压力得到了缓解。杨帆表示:“从黑土地保护项目2017年的监测数据来看,17个项目县的预期目标都完成得很好。今后,我们将在之前项目的基础上,从中选择8个县进行整建制推进,创新完善服务机制,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保护土壤健康。”据她介绍,仅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目前已经总结形成了5大类共17个集成技术模式,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3%以上,土壤容重下降,板结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土壤肥力指标全面向好。其中,内蒙古、吉林的试点区耕地质量提高了0.5个等级。
而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马义兵看来,做好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控十分必要,重点区域的风险等级、治理途径、管控措施和落实机制都需要确定和规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赵晓军认为,当前急需构建好全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国家网。“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不够全面和仔细,急需做一次新的详查,更新全国土壤状况信息库,并配备相应的采样队伍、制样基地、化验室等,建立土壤电子台账,这不仅有利于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也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的要求。”
就科研院所来说,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目前在种植业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绝大部分的科研力量集中在良种、良法的某一个方面,对于良田的重视程度不够。“土肥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研究的是空气、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涉及农产品质量,也涉及环境。”他认为,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应注重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研发,以领军科学家、科学家团队的力量,配合实验室、创新基地等科研设施和平台的建设,支撑科研能力的提升,关注和解决良田的问题。
除此之外,企业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不仅了解土壤修复与治理中最迫切的需求,也具备科技创新的活力,是科研成果迈向农田的桥梁,也是政策和技术落地的有力推手。记者在会上看到,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土壤重金属拮抗—钝化修复技术,甘肃昊洲肥业有限公司的凹凸棒矿物肥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热条件,北京新地标土壤设备有限公司也带来了各类土壤采样和制样设备,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关注。
健康的土壤事关农作物产量的安全和质量安全,也事关国人的健康。我们能够看到,研企合作促进了技术成果的产品转化,政企合作让试点示范效果更好。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土壤修复事业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全社会土壤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土壤修复将成为商机无限的新“蓝海”。
制图:徐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19/8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