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双水双绿”:新时期的稻之道


    2018年4月2日,张启发应邀在湖北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上以“双水双绿,做强湖北水稻水产产业”为题授课,会上,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就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批示。湖北省委副书记马国强,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等到会听课。

    瓶颈待破:发展“双水双绿”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以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为代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风生水起,为发展“双水双绿”产业打下了有益的基础。2018年,多次到湖北荆州监利、潜江等地调研“双水双绿”产业后,张启发喜中有忧。

    湖北省及“双水双绿”适宜发展的地区,一般就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有“稻-虾”“稻-鱼”“稻-鳖”“稻-蟹”“稻-鳅”等多种种养模式,通过“农业+互联网”,促进了“种养、加工、流通”三产快速融合。目前,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经济总量,已形成规模,其势如雨后春笋,呈爆发性增长。

    “但是,在稻田种养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中,由于理论和技术落后于生产实际,对稻田种养缺乏科学指导;同时,还因为片面追求规模和效益,对优质品种、产品质量和绿色生产技术重视不够,缺乏规范,偏离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问题较为突出。”张启发分析说。

    同样,池塘精养小龙虾等水产养殖对资源环境等要素也存在严重依赖。其后果是恶性循环,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加工品的无序使用,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重虾轻稻现象普遍存在,稻虾互作理念的价值尚待开发。”张启发指出,由于目前小龙虾市场价格较高,而稻谷、大米价格较低,生产者普遍出现重虾轻稻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稻米的潜在价值远未发掘出来,稻虾互作理念潜在优势及价值效益也远未形成。

    水产新品种研发体系尚未形成,品质和养殖健康需要提升。目前稻田小龙虾养殖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小龙虾种质单一,品质有待提高,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对绿色养殖威胁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小龙虾遗传基础单一,国内外关于小龙虾遗传育种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尚未形成小龙虾品种改良的概念,有待建立种质资源、遗传学、品种及种苗培育、产品生产与加工等整合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体系。

    稻田种养的田间布局及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规范。从理论上讲,稻田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水面、土壤和生物资源,稻虾共作可实现水稻、小龙虾共赢。但实际生产中,由于涉及水稻种植和动物养殖两大产业,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如虾稻接茬时间差异、虾稻二者争地争水等问题。

    提质增效:重塑“鱼米之乡”要着力走好稻米的增值之路

    张启发介绍说,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有新的追求与期待,要吃得健康,还得好吃,对食品的需求,除了能量、营养和美味,更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水稻依然面临着卖粮难、粮价低、效益差等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调结构、提品质、增价值、促效益,走好稻米的增值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稻米之路尤其如此。

    目前,我国水稻总体产能过剩而小龙虾等水产品需求强劲,为湖北乃至长江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兼顾长远发展和当前需求,张启发建议在以下方面作出部署和努力。

    大力推进“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做强水稻水产产业。做好顶层设计,积极示范推广“双水双绿”稻田种养模式,以“稻-虾”为主,在有基础的地方鼓励稻田养殖鱼、蟹、鳖、蛙等其他水产品种,促进农业快速转型与提档升级。

    要发挥好稻虾互利共生的优势,必须种好水稻。水稻品种应以食味特优、兼备营养、抗主要病虫害和抗倒伏的一季稻为主。米饭食味值与稻米氮(蛋白)含量高度负相关,稻米氮含量与氮肥用量显著正相关,少施氮肥是稻米好吃的关键。要大幅度提升稻米品质,全面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形成高档稻米品牌以跃升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在食味和营养上进一步做出特色,通过精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拓宽市场,全方位提高稻米价值。

    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发掘和释放“稻虾-虾稻双水双绿”理念的潜在效益,使“虾稻”与“稻虾”互为品牌,将其转化为“双水”产品的市场价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农业生产 种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