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超
“过去一年,全国渔业渔政系统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持续推进渔业绿色、安全、融合、开放、规范发展,渔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生态养殖业绿色发展新业态助力精准扶贫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绿色发展、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重要基础。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规划编制发布任务细化到县。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1172个水产养殖重点县完成规划编制工作,487个县完成规划发布工作。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行动深入开展。2018年全国共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60个、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0个。
大型智能养殖装备试验示范不断推进,世界最大的全潜式大型网箱、亚洲第一大深远海智能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成功建造并下水。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项目资金2亿元,支持浙江、山东等8省市推广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持续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水生动物疫情;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平稳向好,全年未出现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6%。
深入开展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工作,2018年全国17个省份申报创建示范区45个。《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报告(2018)》首次发布,总结提出稻渔综合种养五大发展阶段和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7大类24种典型技术模式。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加400余万亩、增幅超过15%,总面积达3200多万亩,稳定1600万吨优质稻谷和100多万吨生态水产品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超过550亿元,稻渔综合种养被群众喜称为“小粮仓、小银行、小水库、小环保厂”,产业进入高效发展阶段。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蓬勃展开,云南红河州、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泰来、贵州铜仁和遵义、陕西延安、四川老凉山等地积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与培训,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湖南永顺县颗砂乡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扶贫项目示范,取得“亩产千斤优质稻、亩产百斤生态鱼”的佳绩。
《2018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发布,全国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会议召开,成立渔业科技援藏工作组,举行渔业科技援藏启动仪式,推动构建资源养护和特有鱼类产业体系。多方筹措资金,对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新疆、西藏以及广西三江、云南红河等大力开展渔业产业扶贫技术示范。
“双控”、“限额”、“禁捕”执法严了资源多了
目前,全国深入推进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数“双控”,减船转产工作正在顺利实施。2018年7月,全国首次渔船集中拆解活动在广东举行,转产渔民现场喜领减船补助资金。截至去年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0亿元用于支持减船转产,全国共完成渔船拆解1.7万余艘、压减功率100多万千瓦,分别完成“十三五”压减目标的86%和69%,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海洋捕捞渔船快速增长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同时,《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修订发布,对渔船管理和捕捞许可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启动渔船分类分区管理,实行以船长为标准的渔船分类方法,下放小型渔船“双控”指标制定权和管理权,明确以底拖网禁渔区线为界进行渔船分区作业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渔船建造、购置、报废、船籍港管理制度。
浙江浙北渔场梭子蟹、山东莱州湾海蜇、辽宁普兰店对虾、福建漳厦海域笼壶作业、广东珠江口蓝蛤限额捕捞试点全面启动,捕捞量控制、专项捕捞、定点交易、渔获物统计和监管、观察员派驻等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农业农村部首次启动清理整治“清网”行动,各地开展自查和交叉执法,聚焦禁用渔具和违规使用拖网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执法,全年清理取缔违规渔具50万余张(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等目标。首次发布黄河流域禁渔期制度,填补了黄河流域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政策的空白。首次发布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及幼鱼比例管理规定,公布带鱼、小黄鱼等15个品种最小可捕规格,规定单航次渔获物中幼鱼最高限制比例,切实加强幼鱼资源保护。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11/8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