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特色小宗作物“三无”难题正在破解


    本报记者李锐文/图

    特色小镇、一村一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伴随着经济发展,具有地域优势和人文特色的地方农产品纷纷登上舞台,被赋予高附加值的它们逐渐占据了中高端市场。在注重产品质量更要安全绿色的今天,农药的安全使用,越发成为制约特色作物产业良性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产品供给与农业生产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登记农药产品35604个、农药品种665个,平均一个品种登记了53个产品,但重复复配、产品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登记数量虽然很多,但是仍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为农药生产企业扎堆在大宗作物上进行登记,比如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柑橘、苹果、油菜等作物上病虫害登记药剂数量多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而与之相比,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却屈指可数,甚至近80%的特色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小宗作物生产中使用未登记农药、超登记范围使用、不按标签规定使用等现象非常普遍。

    近日,特色小宗作物安全用药推进会在广西南宁召开,40余位全国植保和农药管理部门的代表和专家齐聚一堂,总结交流特色小宗作物安全用药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探讨破解特色小宗作物生产过程“无药可用、无技可循、无标可依”难题的有效措施。

    财政专项——政府发挥引领作用

    特色小宗作物种类多,分布零散,生长环境复杂,病虫害发生面积小、用药总量小,更因为农药登记成本和收益的严重倒挂,作为农药登记主体的农药企业没有投资农药登记试验的积极性,造成特色小宗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短缺现象普遍存在。

    解决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1963年,美国设立财政专项——“特色作物有害生物治理项目”,每年国会批准约1800万美元的项目经费,支持美国特色经济作物重要病虫草害治理,保证种植者有合法登记的农药可用。该项目每年开展80项左右的试验,在过去50多年里支持完成了2.6万个农药产品在特色经济作物上的登记,每年为美国创造了72亿美元的GDP,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加拿大、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也积极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的试验和登记工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解决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的难题,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构建政府带动、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的特色作物用药协同推进机制。”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周普国说。

    周普国介绍说,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种植业)项目》中每年安排6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特色作物的调研和试验,并不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同时,将争取化肥、农药“双减”等科研专项支持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基础研究,把特色作物用药残留标准建设列入农业农村部标准制定专项的重点内容。

    浙江省以区域性小宗作物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危害和用药需求为主要因素,综合农药生产企业登记意愿,组织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分作物申报,按程序立项。2018年,浙江省明确13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分配方案,加强与试验单位协调,定期开展项目进展调查,合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难题,引导试验资料有序申报,做到早登记、早应用。通过多方合力、资金推动、措施落实,浙江省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试验周期至少缩短1年以上,特色作物合法登记农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逐年增加,目前已登记的65个药剂可基本满足主要特色小宗作物的用药需求。

    配合国家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浙江、江苏、山东、吉林、辽宁、宁夏、上海等省(市、区)协调地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实施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扶持政策项目,推动了特色作物用药登记步伐,“无药可用”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制定标准——应用安全用药技术

    “中药材种植者缺乏植保相关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导致中药材品质降低,出口退货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推进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君讲述了前些年我国中药材产业面临的窘境。

    陈君认为,究其原因,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比较普遍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指出:中药材技术创新重点是开发50种中药材的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突破人参、三七等中药材的连作障碍,开发50项中药材测土配方施肥、硫磺熏蒸替代、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农药残留 残留 农业生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