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生献给中国豆


    本报记者李丽颖

    他育成了“中国最牛大豆”——“中黄13”,自2007年起已连续9年稳居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之首,至2018年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

    他从事大豆科学研究60余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多次获得科技大奖。

    他情系三农,一生以大豆为伴,足迹走遍了中国大豆产区,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病床上仍然挂念着示范田里的大豆生产。

    他就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连铮。

    立志学农潜心大豆科研

    1930年王连铮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他的幼年时光是在日伪的铁蹄下度过的,他目睹日本人残害中国老百姓,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文化,立志报效国家。

    1949年1月,王连铮进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他的系主任是大豆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受王金陵授课所吸引,王连铮从此爱上了大豆育种。

    1957年,王连铮毅然放弃翻译工作,怀着对农业科研的满腔热情,回到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开始了自己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探索。

    1959年王连铮通过努力考取了留苏研究生,1960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的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攻读农学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知识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1963年王连铮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年到1969年间,王连铮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号”、“黑农8号”和“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可提高1~2个百分点。

    1970年到1987年间,王连铮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王连铮的大豆科研之路始终围绕着国家大豆产业需求,解决大豆生产实际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黑龙江省部分地方大豆发生倒伏,望着减产甚至绝收的大豆田,王连铮心急如焚,不解决倒伏问题他寝食难安。经过细心观察和育种实践,王连铮于1980年提出了矮化育种目标,即降低大豆秸秆的高度,增加其强度,并提出了降低大豆株高的4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这四种途径对指导育种有较大意义,他利用此种理论育成了2个大豆品种。

    王连铮在试验中还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显著多于栽培品种,因此,在1979~1982年间,王连铮主持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及研究,共采集野生大豆576份,发现了一些抗病性好、多荚和高蛋白的材料;同时,发现了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的特点,并将这个特点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途径。

    老骥伏枥育成“中国最牛大豆”

    在王连铮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中,让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高峰”是大豆“中黄13”,称其为“中国最牛大豆”一点也不为过。“中黄13”是近20年来全国仅有的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大豆品种、近30年来唯一累计推广面积超亿亩的大豆品种,也是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大豆品种。

    每当提起“中黄13”,王连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适应性广。”

    1995年,60多岁的王连铮从农科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产中。选育新品种,是件艰苦而长期的工作,为了育出优质高产广适的大豆品种,高温酷暑,风吹雨打,王连铮都没停下过脚步,在研究所与田间地头往返穿梭,查看大豆长势,看看是否经得起风雨的考验。他的品种选育绝不是指挥别人干,而是自己干。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韩天富回忆说,那年秋季,“王院长亲自在昌平基地选种,打着手电筒在晒场脱粒。”

    豆秸由绿变黄,豆荚由瘪变鼓……一年又一年。“中黄13”的选育工作是1992年开始的,当时课题组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杂交,经过近6年的选育试验,其后代达到了王连铮要求的效果——产量高,品质好,株高整齐,性状不分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品种 野生大豆 田间地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