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竹溪牵手京东协力扶贫攻坚


贫困县搭上互联网快车竹溪牵手京东协力扶贫攻坚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通讯员 柯磊

    冬至过后,秦巴山区的气温越来越低,但竹溪的特产娃娃鱼和魔芋却在网上卖得火热。京东竹溪特产馆负责人柯善海介绍,自从与京东牵手以来,以“上京东,逛竹溪”为卖点,使山区原产地特产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并形成完备的产、供、销产业链,为脱贫攻坚添力增速。

    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

    竹溪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这里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魔芋存储量过百万吨……虽然绿色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大山阻隔、信息闭塞,大量优质农产品“藏匿深山人未识”。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6万户11.1万人,占全县38万总人口的29%,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占比。
    竹溪县委、县政府把目光聚焦在互联网+精准扶贫上。2015年,竹溪县首次与京东达成合作,上线京东竹溪特产馆,打通了竹溪农特产品直达全国城市餐桌的大通道;2016年4月,该县又与京东签订“农村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我们在京东竹溪特产馆推出‘土豆9.9元三斤秒杀活动’,当天就售出1100单;我们还在京东众筹上运营过野秋茶和黑毛猪项目,其中,黑毛猪项目就带动了11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柯善海介绍,通过京东竹溪特产馆,当地的王家山野春茶、魔芋系列食品、土蜂蜜、山茶油、高山洋芋等县内15个乡镇、60多个特色农产品得以直达城市消费者餐桌。

    一条鱼带富一方百姓

    不仅为当地的优质农产品打通上行渠道,京东还通过众筹平台及物流技术优势,将竹溪县的拳头特色农产品——类野生娃娃鱼打造成了“网红”。“把200条娃娃鱼养好,可收入1万元。”领到娃娃鱼幼苗并进行养殖的贫困户李文旺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竹溪县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保护区,是娃娃鱼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京东竹溪馆将娃娃鱼列为“一县一品”特色水产扶贫项目,并协助研发出有氧活体运输包装,破解了消费者无法从网上买到鲜活娃娃鱼的难题。同时,还聘请养殖专家,在贫困户家中免费修建了500个娃娃鱼育苗池,并投放8万尾娃娃鱼幼苗由贫困户代养。待娃娃鱼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对其以保护价进行回收,并进行1年以上的仿生态驯养。这种模式不仅能直接让这些贫困家庭增收,还让竹溪娃娃鱼卖到全国的酒店、水产市场。

    让贫困户获得“造血能力”

    京东竹溪特产馆上线以来,与全县57家农产品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整合代工和定牌生产的方式将全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凝聚在一起,培育出适合互联网销售的品牌产品高达180个,2016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扶贫先扶智,除了产业扶贫,京东还从增强人的自身动能出发,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配送、仓储等多种工作岗位,使其拥有立足社会的能力,不仅在经济上实现脱贫,也在社会中赢得尊重。对于资金短缺的贫困户,京东还通过京农贷等手段,帮助农户解决农资采购、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问题,让贫困户从依靠外界“输血”,到获得“造血”能力,真正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高山 冬至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