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泥蒿簪    农村新报讯 湖北武汉 碧峰

    泥蒿根,蔡甸永安的乡亲是从来不把它当作“根”的,而是冠以一个美名曰“泥蒿簪”。“泥蒿簪”虽说是家乡祖祖辈辈传留下来的方言名,但却形象而又如实地道出了泥蒿根尖尖的顶芽和其后修长白皙、水嫩通透的部分,如美人乌黑发际间的玉簪一样光滑温润的风采。在家乡的家常便饭中,在农家的简陋餐桌上,在大年的迎客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泥蒿簪在老家最常见的吃法是炒腊肉和凉拌。新鲜泥蒿簪去根须、洗净、焯水凉透、滤干,架上炒锅烧热,浇上香油划锅,先将或片或丝的腊肉入锅煸炒逼油成金黄,再放少许料酒、生姜入锅翻炒,随之将泥蒿簪入锅,大火快速翻炒,放一勺盐调味翻拌均匀后,再放生抽调味。如果你的口味重,待水汽略干后放入剁椒、半勺白糖,翻炒均匀即可出锅。泥蒿簪炒制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泥蒿簪就会失去脆脆的口感而变得软糯。
    凉拌泥蒿簪,则先需将洗净的泥蒿簪宽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凉透,滤干,投入盆内,根据各自的口味任意调配。但无论哪种,都脆嫩清凉清香爽口,佐酒下饭,滋味无穷。
    在离家十多里地的洪北民垸、长河边的埂埂滩滩,是野生泥蒿遍生的地方。记得有一年临近大年,母亲在清点过年待客的菜品时,自言自语地说:“就差泥蒿簪了,这可是小健货最喜欢吃的菜了。”小健货是母亲的亲外甥,每年大年初一都必定要从武昌赶来给她拜年,每次都对餐桌上的泥蒿簪炒腊肉都赞不绝口,总也吃不够,临走时母亲还要让他带走一些。大哥说:“这还不简单,年三十的应该没啥事了,我们去挖一些就是了。”那天恰逢一个好天气,我家兄弟姊妹几个一闹腾,满大塆竟有十多个伢子姑娘都要前往。
    拿着铁锹,担着篾篓,带上几个中午要充饥的碎米粑粑,一条长长的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向十几里地的长河滩走去。河滩的土经寒冻日晒,松酥得很,力气再小的伢一锹下去,也能立马见着一片白生生嫩滴滴的粗过豆芽的泥蒿簪,于是赶紧弯下腰,伸出手把这些宝贝从细土中抖落出来,装进篾篓之中。冬日苦短,想着还要负荷赶回家的路,于是大伙儿趁着中午的暖阳,顶着河道刺骨的寒风,抓紧时间比赛挖,直到装满小篾篓才满怀收获的喜悦回家。
    如今泥蒿早已进入大棚成规模种植,而且已经形成了品牌效益,精美的包装袋上“泥蒿”之名也改成了“藜蒿”,再也鲜有人徒步十多里地在寒冬腊月里顶着凛冽的寒风去长河边挖泥蒿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姜 玉簪 大棚 豆芽
下一篇 :雪花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