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当前稻纵卷叶螟局部稻区偏重发生


本报讯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消息,当前,华南晚稻处于孕穗期,江南晚稻和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处于抽穗扬花期。“两迁”害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下游局部稻区偏重发生;穗颈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陆续显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广西沿海和西北部局部田块发生较重。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近期华南南部和江南东部有明显降雨过程,有利于“两迁”害虫回迁降落和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根据预测,稻纵卷叶螟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长江下游局部稻区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7738万亩次,与上年同期持平。稻飞虱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9073万亩次,同比增加1.4%。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4894万亩,同比增加8.5%。纹枯病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04亿亩,同比增加11.3%。稻瘟病总体偏轻发生,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224万亩次,是上年同期的2.4倍。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近期华南南部和江南东部将有明显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回迁降落和水稻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各地需因地制宜,查漏补治,做到“秋粮一天不到手,防控一天不放松”,全力争取秋粮丰收。 (钟心)

链接

当前晚稻病虫害具体发生情况

一、稻飞虱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9月上中旬,华南、江南稻区监测到明显回迁峰;据全国172个测报站监测统计,平均单灯诱虫量1412头,同比减少12.8%;其中褐飞虱占比63.5%,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田间虫量上升,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晚稻百丛虫量一般200~600头,高的800~1500头,局部漏防田块超万头;长江下游单季稻区百丛虫量10~100头,高的200~400头,江苏建湖局部1172头。

二、稻纵卷叶螟 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长江下游局部稻区偏重发生。9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监测到回迁峰,峰期时间长、蛾量高,据监测统计,平均单灯诱蛾量331头,是上年同期3.1倍。华南和江南西部稻区亩蛾量50~500头,高的600~ 1000头;江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亩蛾量200~800头,江苏南部沿江局部高达2000~6000头,江苏丹阳、江西新建局部超万头。田间虫卵量“南增北减”。华南稻区亩幼虫量2500~4500头,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局部1万~3万头。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亩幼虫量500~2500头,高的3000~5000头;部分地区卵量较高,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江苏南部局部亩卵量高达1万~3万粒,浙江鄞州局部最高达11.6万粒。

三、二化螟 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江南南部陆续进入四代幼虫卵孵盛期,江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二化螟陆续进入三代成虫羽化盛期。田间亩幼虫量一般120~750头,高的1000-3000头,湖南常宁、株洲、邵东、祁阳和江西永修局部高达7000~9500头。田间为害造成的枯心率一般0.1%~2%,高的2.4%~6.7%,湖北崇阳局部漏防田块枯心率高达50%。

四、纹枯病 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04亿亩,同比增加11.3%。受近期降雨偏多影响,纹枯病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扩展速度快,病丛率一般5%~20%,高的20%~ 50%,广西沿海和东南部、江西南部局部高达60%~95%;长江下游稻区病情基本稳定,病丛率一般10%~35%,高的40%~60%。

五、稻瘟病 总体偏轻发生,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病叶率0.1%~2%,高的6%~20%,广东、湖北局部漏防田块高达40%~60%。穗颈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病穗率一般0.1%~1.5%,江西永修、江苏高淳、湖北红安局部漏防田块达10%、18.4%、76.3%。

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华南和江南稻区偏轻。华南稻区病丛率1%~5%,广西沿海和西北部局部40%~100%;江南稻区病丛率一般0.1%~3.3%,江西大余5.6%,局部高达1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体 晚稻 预测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