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寒冷时节的“暖故事”


寒冷时节的“暖故事”

——东台法院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二三事

( 2015年12月25日  08 版)

    

    周陈华

    深冬时节,草黄叶落,天冷地寒。而江苏省东台市法院为期数周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法官们以法律为标尺,以情感为杠杆,在全力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竭力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为百姓填实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幸福账单”。

    为陌路夫妻画出“同心圆”

    “小铭是你们共同的儿子,在他的健康成长问题上,你们应相向而行,找出最大公约数。”执行人员的几句肺腑之言打开了陌路夫妻的心锁,也将小铭从“交易筹码”变成了“快乐天使”。

    4年前,刘某和妻子郝某离婚,双方约定年仅8岁的儿子小铭归刘某抚养,郝某每月给付抚育费800元。但这纸协议并没有将矛盾画上句号。随着刘某外出打工,小铭则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老人对郝某不满,郝某每次探视孩子不是受阻,就是受气。一怒之下,郝某既不给抚育费,也不看望孩子了。刘某多次索要抚养费不得,将郝某告上法院。

    进入执行阶段后,法官发现郝某名下没有任何存款,而刘某除确定郝某生活在苏州外,其他情况一无所知。怎样才能找到郝某呢?就在多番寻找陷入困顿之际,执行人员灵光一闪,通过社保纪录,很快锁定郝某住所,继而寻得本人。

    在跟二人谈话的过程中,执行人员了解到:刘某已经再婚,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的小铭已成为留守儿童,而郝某生活在城市,目前经济条件较好,又有抚养孩子的意愿。

    “如何把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呢?”执行人员开始做起了刘某一家人的工作。最终,在征得小铭同意后,曾经的夫妻再次找到交集:郝某一次性付清拖欠的抚育费,变更抚养关系,小铭从此跟随母亲共同生活。

    帮跑路邻居解开“千千结”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执行指挥中心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被执行人郑某回老家了!

    百折千回终见陈年老案露出眉目,执行人员顾不得屋外森森寒气,趁着夜色直奔郑某家中,将怀着侥幸心理返乡探亲的郑某逮个正着。

    2009年6月,郑某禁不住邻居何某请求,驾驶三轮摩托车载其一起去购买化肥。哪知,中途与一辆摩托车发生事故,致何某跌成七级伤残,瘫痪在家。最终,法院判决郑某赔偿16万元。

    如同一场“无妄之灾”,郑某给了3万元后就携家带口外出打工,没了音信。而何家这边,顶梁柱一塌,妻子只能在家日夜照应,正上大学的儿子更是可怜,每学期家里只能勉强掏出1000元给他作生活费,其余花费全得靠自己打工。邻居们纷纷接济何家,也自觉当起了法官的千里目、顺风耳。

    落入法网后,郑某倒出了“多管闲事惹祸”、“在外担惊受怕”等苦水。执行人员先赞扬其当初的善行,继而耐心解释善意搭乘的法律法规,并让他到何某家中看看,将心比心。见一场意外将两家折腾成这般光景,两个老邻居一照面就已泪崩。执行人员抓住破冰时机,终促双方和解:先由郑某给付4万元,余下款项分3年还清。

    让儿时同窗相拥“泯恩仇”

    “都怪我年少无知,害了你一生,还一直不敢承认错误。真的对不起,请你原谅!”真诚的道歉不仅化解了一件“骨头案”,也寻回了一段同窗情。

    时间回溯到2007年年初,卫某15岁的那一年。一天,在初中班主任的带领下打扫完卫生后,贪玩的卫某和陈某等几个同学不听指挥,仍滞留在学校林子里嬉闹。其间,卫某用一根木棍假作“手榴弹”无目的地向林中扔去,恰巧击中陈某右眼,构成九级伤残,几近失明。

    虽然法院判决卫某需赔偿近3万元,可卫某父母当时只承诺给付医药费。加之司法程序走完后,卫某已毕业,其父便带着他远走他乡做生意,对此事不闻不问。然而法官一直把这桩执行案放在心上,多年来丝毫没有懈怠,最终借助失信人员黑名单手段捏住了卫某的“七寸”,因为这直接导致卫某贷款购买婚房的计划泡汤,他只得主动来到法院缴纳执行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伤害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